【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记忆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历史记忆

[焦虎三]气候、迁徙与记忆──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
  作者:焦虎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05 | 点击数:10711
 

  三、历史记忆与灾后重建的对照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燃比娃盗火》为古羌的某支系迁徙至岷江流域之前,其居于西北地区(青海)的口传原始史诗,史诗言明了西周气候震荡与他们被迫迁徙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应是成立的。而包括《羌戈大战》与《燃火种》在内的羌族口头艺术作品,作为历史的记忆体,一万面在史诗中记录下气候的灾难性变化,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灾难与族群自身迁徙的互动关系。

  奥利佛一史密斯曾坚持认为,灾难的根本原因更多是社会而非自然的,在对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中,笔者以为,灾难的根本原因,在远古人类尚无法大规模影响与改造自然之时,天气与气候,地理与海拔,这些自然的因素无疑占了更加重要的成份,但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即使是纯自然的灾害,当它降临时,灾难就不再成为一种纯自然的现象,人地关系间彼此的亲密度越高,灾难对人类的影响就愈大,从这个角度而言,灾难人类学视界下的社会现象与历史过程的变化,总是伴随着灾难的产生而兴,也伴随着灾难的进程而变。如从青海省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的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生计模式变化与人口流动,是影响其聚落形态演变和社会组织结构发展的主要原因[19](见图一)。

  图一:文化/人口规模与青藏高原东部5个研究点木本花粉合成记录的对比(图据《青海省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而羌族的口传艺术,作为“前文字社会”的残留,其重要持质,即:“在前文字社会中,人们的传统知识是每一种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并通过口头方式一代代先后传授。其中大部分知识是基于实践观察和个人经历”[20],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不仅是包括灾难人类学在内的远古历史与记忆的珍贵文献档案,更是人类重新审视并处理好自己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带现实主义意义的对照标本。这种对照标本,对于羌族山地村寨文化传承与发展,在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劫难后,据有更加现实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纳日碧力戈:《灾难的人类学辨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 年9月第205期。

  [2]Grigg.D.B.1977:E.G.Ravenstein and the ‘laws of mongration ’.J.hist.Geogr.3,p41—54.

  [3]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1版,第842页。

  [4]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1版,第126页。

  [5]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前引书,第129页。

  [6]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前引书,第144页。

  [7][19]马敏敏、董广辉、贾鑫、张占仓:《青海省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纪研究》,2012年3月第2期第32卷。

  [8]卜风贤:《周秦汉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9月1版,第51页。卜在专著中认为周秦汉时期为古代农业灾害系统初现期,其论述虽以农业为主,但农牧均为绝对依赖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的生计模式,固可资参对。

  [9]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前引书,第17页。

  [10]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前引书,第16页。

  [11]王会昌:《2000年来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6年3期。

  [12]赵学娟、赵迁远、田旺军:《近2000a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年1期。

  [13][14]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羌族释比经典》(上)。前引书,第286页。

  [15]复旦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合编:《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4月1版,第1322页。

  [16]雒鹏:《甘肃方言里上古音的遗存》。《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9月第48卷5期。

  [17]刘晓南:《从历史文献看宋代四川方言》。《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在该文结论中,作者认为“从先秦至汉魏六朝隋唐宋,整个西部都是一个大方言区”,“从语音内在的特征出发。我们初步可以得出结论,宋代的西音应是上承秦汉时西部秦晋梁益音系而来,属于西部方言的一支。”这间接说明远古四川古代族群与西北地区的关系。

  [18]李明主编:《羌族文学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9年9月1版,第47页。

  [19]马敏敏、董广辉、贾鑫、张占仓:《青海省化隆县新石器-青铜时代聚落形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纪研究》,第32卷2012年3月第2期。

  [20]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编订,周云水等泽:《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第六版)。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1版,第180页。

  [21]龚珍旭等主编:《情系尔玛——首届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灾后重建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1版,第239页。

  (原文刊于《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焦虎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陈金文]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下一条: ·[王晓葵]“记忆”研究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柯小杰]传统村落:活态的民俗博物馆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游自荧]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
·[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
·[毛晓帅]作为日常交流实践方式的个人叙事·[柯小杰 余林玲]民俗与旅游相融合 打造羌族文化名片
·[杜琳宸]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杨杰宏]传承中的再造:羌族口头传统的文化生境及特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