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3年会专区

[趙曉寰]澳大利亞、新西蘭民俗研究概貌
  作者:趙曉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12 | 点击数:3229
 

  ·中国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入选论文·   

  澳大利亞、新西蘭位於南半球,兩國均曾為英國的殖民地,雖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萌發了民族和國民/國家意識,但國家、民族、社會和文化認同直到二戰以後才得以確立。在這之前,澳新歐洲裔學者的民俗學研究大多採取宗主國之於殖民地這樣的一個歐洲中心主義的視角來透視異於自身的“他者”———澳洲土著、新西蘭的毛利人,以及包括華人在內的非歐裔移民。因此,二戰之前的澳新兩國的民俗學基本上 在 西方文化優越論下對他文化所進行的一種人類學意義上的研究,本質上是殖民主義的,具有文化帝國主義的 特徵。這種情形二戰後隨著澳新兩國民族意識的高漲和國家認同的強化而改觀。澳新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展的歷程在澳新兩國的民族學學科發展階段和研究取向上留下了了自己的烙印 。這個報告即是關於澳新兩國民族學研究歷史和現狀簡要陳述。必須承認,這裡所報告的並非獨創的、專題性研究成果,報告主要內容參考澳新兩國民俗研究機構的公開(包括互聯網)和內部出版物,同時也結合講員自己曾經在新西蘭從事的毛利民族,歷史和文化傳統研究的一段經歷。報告大致分下列五個部分:

  1. 民俗学学科发展

  2. 民俗學教研機構

  3. 民俗學學歷教育

  4. 民俗學研究課題

  5. 華人和華人文化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唐仲山]同仁县年都乎村村落山神信仰与村落民俗调查分析
下一条: ·[何华湘]民间文学中的时空观研究
   相关链接
·[王京]近代日本的中国民俗研究与相关收藏·[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
·[焦金铎]鲁东地区“拴娃娃”民俗研究·《民俗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魏静力]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打喷嚏”民俗研究·[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2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
·[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