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3年会专区

[黄雯]畲皅节建构与文化再生产的实现路径
  作者:黄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08 | 点击数:3265
 

  ·中国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入选论文·   

  摘要:本文以镇沅苦聪新村畲皅节的建构作为研究案例,提出传统节日在当下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建构节日记忆场来实现的。记忆面向过去又存在于当下的性质决定了作为记忆依附场所的记忆场具有双重属性。正如苦聪新村畲皅节的记忆场一方面作为苦聪人传统文化的残留物满足着节日操办者——民族精英对于节日外在形式的需求;另一方面,记忆场作为一个多层次的存在,使村民们能够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文化再生产,从而使节日获得生命力。因此,正是记忆场满足了节日建构过程中操办者的需求以及节日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成为实现节日建构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苦聪人;畲皅节;记忆场;建构;文化再生产;;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杨杰宏]多模态文本
下一条: ·[林德山]遗产的制造与再生产
   相关链接
·[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林继富 彭书跃]民间故事讲述人与苗族“花场”的建构
·[高小康]保护记忆场所 维系精神文脉·[欧阳斌]从《苦聪人》到《六搬村》:影像定格苦聪人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