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1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13年会专区

[陈鹏程]试论《战国策》中歌谣谚语的运用
  作者:陈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11-08 | 点击数:6421
 

  ·中国民俗学会2013年年会入选论文·   

  摘要:歌谣与谚语是先秦社会的两种重要的言语形态。《战国策》中歌谣、谚语运用的状况反映了战国时代歌谣与谚语的传播与接受。相对于春秋时期歌谣以集体演唱为主,战国时期的歌谣以个体吟唱、抒发个体情感、展现个体内心世界为主。因此,《战国策》中的歌谣对作品中的艺术表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它是展现人物冲突、展示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有的歌谣以丰厚的意蕴扩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相对于春秋时人的谚语,《战国策》中的谚语俚俗化色彩增强,说理效能得到了强化。

  关键词:战国策;歌谣;谚语;春秋;战国;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陈魏俊]武夷身世角色考
下一条: ·[陈丽琴]族群交往
   相关链接
·[马丽莎]东乡族口头歌谣的演说场域分类研究·[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国太]革命文艺的“生成”:川陕苏区红色歌谣创编机制研究·[解乐乐]渔业历史文化的镜像:《山东省渔民歌谣集解》研究
·[李盛]文艺现代性的中国实践·[安德明]反义谚语:一个探究中国谚语的新视角
·[巴德玛拉]蒙—哈民间文学中的狼形象研究·[安德明]反义谚语:一个探究中国谚语的新视角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张艺]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
·[曾越洋]喝彩的“污秽”和认知构建·[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程梦稷]是谁作此预言签:民间文学视野中的古代谶语歌谣·[王均霞]眼光向下的性别回应:中国现代早期民俗学研究中的歌谣与妇女
·[张志娟]西方世界的中国“歌谣运动”·[廖元新 万建中]学术史视角下歌谣与生活的关系
·[崔若男]明恩溥与中国谚语俗语研究·[崔若男]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