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传真·
受日本民俗学会、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邀请,中国民俗学会陈勤建、叶涛、施爱东、陈志勤4位同仁组成代表团,参加了2013年10月12日-14日在日本新潟大学召开的“日本民俗学会第65届年会”。在10月12日下午的 “会员总会”上,叶涛秘书长代表中国民俗学会向全体参会会员作了年会致辞,简单回顾了两国民俗学界的学术交流传统,表达了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共同迎接挑战的希望。
代表团成员4人的主要任务是在10月13日下午年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热点·中国-从中国民俗学的经验中学习”专场国际研讨会上发表学术报告。此次国际研讨会由日本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菅丰实施并主持,在菅丰的题为“为了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学习”的开场报告之后,代表团成员4人按照以下顺序,分别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与民俗学者、民俗学会、地域社会、学术研究的互为影响这四个方面,对中国非遗保护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发表了4场学术报告:“民俗学者与当今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叶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多样性主体的作用”(陈志勤)及“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尴尬处境”(施爱东)。
前来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的有:日本民俗学会原会长・神奈川大学教授福田亚细男、日本民俗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岩本通弥、日本民俗学会常务理事·神奈川大学教授小熊诚、日本文化人类学会原会长·国学院大学教授渡边欣雄,以及参与和研究日本文化保护政策的学者、会员约四十余人。在代表团成员报告结束以后,会长岩本通弥首先提问,就此展开了日本学者与代表团成员之间的学术交锋。虽然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保护政策也受到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观念的影响,但就像菅丰在研讨会开始和总结时提到的那样,对于名声在外的日本无形文化财保护政策及其活动,日本民俗学界一直以来并没有展开深入地研究,希望中国民俗学会的经验能够推动在日本民俗学界的学术探讨。(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