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亟待加强
  作者:明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1 | 点击数:5113
 


  “没有信仰,放鞭炮就只是浪费钱、空气污染”,“民族节日变成了旅游和商业的噱头”,“现在的庙会大多是炸串开会,如何重拾民族节日文化传统?”……2013年蛇年春节和元宵节过去不久,如何促进中国多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讨论已经热烈展开。

  随着节日经济和节日旅游文化的兴盛,如何真正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防止传统节日文化“异化、空洞化、物化”,日益成为学界和群众共同关心的课题。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及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有180余项。传统节日在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使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与春节一起纳入了国家法定假日体系,使人们对传统节日宝贵的文化价值的保护有了全新认识。

  近年来,包括众多少数民族节日在内的中国传统民族节日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新的情况和态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与课题。在日前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传统节日文化论坛”上,专家们在感叹“年味越来越淡”、“庙会变成商品交易会”、“群发短信拜年没有多少情感成分”等现象的同时,提出要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

  建构新的节日文化需要时间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认为,“压岁钱越给越多”正是节日“异化”的一种表现。从现在的现状来看,压岁钱实际上已经丧失了祈福去灾的本意,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良的效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认为,过去的传统节日中丰富的民俗活动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们与生产生活的习俗紧密关联在一起,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等关联在一起,和祭祀、祈祷、敬仰、吟诵等民俗事项关联在一起,有着缅怀、祝愿、庆贺、祈愿、敬祭等种种内涵,而现在的很多传统节日则流于形式。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陶立璠认为,节日文化应该要讲信仰,要注意弘扬保留在其中的优秀传统道德。节日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敬神、祭祖、尊老爱幼,要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完成,民众特别是小孩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了教育。失去信仰,很多节日就名存实亡。“比如传统的春节讲究辞旧迎新,讲究爆竹一声辞旧岁。很多年轻人不懂,为什么半夜子时要燃放爆竹?那是要接神,主要是接,腊月二十三送上天,除夕晚上要接回来。神与民同乐。现在燃放爆竹不讲礼仪,没有信仰,除了浪费钱、污染空气还有什么意义?”

  民间文艺学家刘锡诚认为,传统节日是由全社会民众集体创造、约定俗成,并靠民众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必须回归“民间事情民间办”的传统,提升全民的“文化自觉”。而目前的传统节日物质化严重,很多传统节日变成了商家的节日。因此,应该让节日回归民间,挖掘节日的传统内涵,不要把一些商业意志强加到节日身上。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认为,传统节日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龙头”,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必须深入挖掘其内涵,进一步加强整体性保护。

  在北京大学副教授陈连山看来,节日民俗实际上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艺术”,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手段,应该充分尊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施爱东则说,当下节日文化中出现了一些比地位、比财富、比酒量等“非价值攀比”现象,应该注意到它的危害,阻止其继续蔓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田青提出,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的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应避免和传统文化的断裂,要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一个生存之地。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中国节日志工程”主持人李松曾对包括春节在内的上千个节日进行调研,并对中国节日的流变现状做了系统记录和梳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传统年俗大多以“吃”和“玩”贯穿其中。但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当下,人们平时的日子就比以前过年时已经丰足得多,因而这些年俗对现代人已没有多大诱惑力。一些新的年俗如央视春晚、短信微信拜年、庙会这些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那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因此,传统“年味”变淡了是可以理解的。随着社会的转型,节日也相应地发生了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但新的年俗文化的构建需要时间。我们应该加强对节日文化的研究,在不断把握新时代现象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符合这个时代的节日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文艺报 2013年03月19日15:4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涛]节日纪念物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
下一条: ·[王继军]中国现行放假制度及执行中存在问题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刘雯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少数民族节庆的文化实践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丁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