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来临之际,虽受邀请,因故不能参加深感遗憾。然每每想起民俗乃国之灵魂、国之根本,历数华夏民族文明之脉络,虽饱经劫难,仍然深藏其中,暗暗流淌着、暗暗跃动着。
通过近些年的田野工作,我深深觉得中华民族的魂深藏在民间,中华民族的根深藏在民间。民俗学,既是一门独立学科,更是一门综合学科,对其解读,必须依赖多学科综合知识才能担当大任,也才能从而完成对已经被糟蹋破碎不堪的华夏文明的拾缀和补救,复兴完整的华夏文明的容貌和精神,确立华夏文明在人类社会的伟大地位。因为任何一个民俗事项,都会呈现出多方面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形态,它是一个地域历史、地理、物候、民族、族群、文化、宗教、风情等等的综合反映。
这是我进入中国民俗学会这一大家庭的动力所在、豪情所在、目的所在。当我一进入这个大家庭,就被其真诚之情、大家气象所感动、所激励、所导向,并确立了较为宏大的学术研究架构。我的目的是:通过多彩纷呈的民间宗教信仰事项、国家形态与社会形态的形成与确立、多民族的诞生形成与分流、史前考古及其墓葬礼仪、彩陶时代的命义的确立,等等文化历史形态的综合研究,对华夏民族文明、全人类文明的把握,梳理出华夏民族对人类世界、宇宙万物的认知思维体系,确立有别于西方思维体系的东方思维架构,确立华夏民族对全人类文明事项的价值评价体系,确立中华民族对全人类文明成就的话语权,还我泱泱大中华的文明风范。不论结果怎样,但它确立了我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中国民俗学会给我的因果。目前所做的历史、宗教、考古、民族等方面的研究,全是为这一目的所做的前期准备。这一构想,可能有点不自量力,甚至难以实现,但我是理性的,会探索到底,全力分步而为之的。想到此,遂吟出如下顺口溜,以志共勉:
民俗国之魂,
学问育天成。
泱泱大中华,
何日还本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