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杨杰宏]与时代同行,我们并不孤独
  作者:杨杰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5 | 点击数:5259
 

  

        一直拖着,下不了笔,不是无语,而是心里东西太沉,载不动太多情。直到看到征文截止日期已经近在眼前,只能逼上梁山了。

  与学会的缘份始于2002年,因为那一年我考上了云南大学民俗学专业研究生。地处边疆,却不甘偏安一隅,尤其是在课堂上学了一些相关的民俗学原理后,对民俗学的学科背景、当代发展状况产生了兴趣,而这些内容在课堂上显然属于题外话。感谢时代!网络时代使我在云南一隅与民俗学的前沿阵地得以沟通。通过网络使我与这些学科联系得以“日常化”。

  那一时期,“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成为民俗学的学科根据地,有时没事就挂在上面。原来感觉远在天边的那些民俗学大佬们在这里舞枪弄棒,南拳北腿,好不热闹。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不敢说旁观者清,但至少对民俗学的理论、存在问题、发展方向有了些“启蒙”的味道: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国内民俗学黄金时代:口头传统、口头诗学从引介到实践,呈现出上升势头;对母题、类型、结构、功能等传统的民俗学理论反思解构已成气候;告别田野成为学科聚焦话题;民俗学的学科地位、学科危机也是延续至今的热门话题……

  大佬们坐而论道,风清云淡,可能都是圈内熟人,虽不乏探讨时的据理力争,但也张驰有度,彬彬有礼;激烈的争辩,轻松的调侃是外围的参与者,圈里圈外的互动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民俗学场域。能够感受、参与其间的学术也是一种学术训练,一种学术“通过仪式。”甚至直到现在,我对一些温开水式的、大团结式的学术会议难掩失望之情,可能与当时的这种成长历程密切相关。但这些都是虚拟的网络空间达成的,虽然自己也在2004年提交了加入中国民俗学会的申请,但与学会一直没有过“亲密接触”。一直到2008年才与学会有了终生之约,其间细节在民俗学论坛云南大学版块的回忆中有所提及: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在本世纪初崛起是当代中国民俗学史的一件大事,它以其特有的平等、民主、自由风格,基于学科前沿的深层探讨,赢得了广大民俗学学者及爱好者的认同,客观上成为民俗学理论探讨、扩大中心,但后期的青年论坛趋向于小众化,圈子化、象牙塔化;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学术探讨不是请客吃饭,没有相应的学术训练、游戏规则、知识积累,则意味着更多人成为旁观者。基于此,巴莫、爱东、叶涛等老师在2008年率先聚义商讨依托民俗学会,成立一个更有广泛参与性的民俗学网站,与青年论坛形成雅俗共赏、互动共赢的格局,应该说这也是民俗学界学术自觉的体现。巴莫老师对网站风格、版块、宗旨进行了精心的策划、制作,并在2008年仲夏推出试点版,并在国内民俗学界广招版主,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里报了名,无意中与晓龙、双霞、启福、昭阳等人一道成为了开坛版主。2008年年底在天津召开中国民俗学年会,云南大学董秀团博士也与会,巴莫老师与我俩进行了交待,要求作为西南民俗学重镇的云南大学开好这个头,尤其组织、建设好志愿者团队。回去后我主要负责云南大学版块的管理,董老师负责与民俗学专业老师的联系、沟通,段炳昌、黄泽等老师予以响应,在民俗学硕士生中进行了动员宣传,要求参与、利用好这个学科平台,黄老师的学生也积极参加了版块管理工作。大高就是一个榜样。2006—2010年我在云南大学读博士,期间动员了echohope:、张贺、大高参与到云大版块建设中,后大高又动员了张多、贝贝女。可以说云南大学志愿者团队建设没有出现青黄不接现象,保证了云大版块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本版块参与者不多,但一直保持进步、拓展态势的关键动力所在。我起了点开创之功,更多的业绩是在大高、张多任上取得的。他们不仅以身作则,率先力行搞好版块建设,并与网站志愿者一道,为中国民俗学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赢得的口碑也是云南、云大的荣光,值得致敬!当然,光有付出的事业是没有可持续动力的。付出与回报是相互的,正因为在付出的同时,可以关注民俗学学科前沿的理论动态,与坛内新锐、大佬亲密接触,参与到民俗学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感受与民俗学同成长的沉实,从而极大地弥补了云南地处边缘,信息交流不畅,学科发展方向受制等局限。刘魁立和朝戈金两任会长、巴莫、爱东、叶涛等老师一直强调志愿者团队重在建设学术团队,要不断出成果、出人才,并事无巨细、学科内外予以悉心指导,促进了志愿者本人的学术成长。这也是志愿者团队的魅力所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大高、张多为代表的新锐们在路上披荆斩棘,上下求索,取得了骄人成绩,作为一名前任版主,倍感鼓舞与骄傲。“铁肩担大义,妙手著文章。”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中找不到一个中心,就找不到自己。典雅的会泽院,沧桑的至公堂,沉淀成“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并从一代代的云大人身上得到秉承与弘扬。

  2010年博士毕业时,在后记里也提到了对学会的由衷感恩之情:

  网友们轻松的调侃、激烈的争论、资料的共享使我更为清醒地看待族群文化;有幸成为中国民俗学网一同成长的见证人,从中认识了天南地北的“俗中人”,尤其是天津、南昌两次民俗学年会得以体会“民俗学圈子是个温暖、给力的学术场”。巴莫曲布嫫、叶涛、刘魁立、朝戈金、尹虎彬、萧放、施爱东等“大佬”们也给了我这个“纳西小弟”诸多关爱,还有耿羽、朱刚、大高、衣晓龙、马知遥、代启福、马衣努、恩施土家等诸多“战友们”,即使天各一方,但彼此关怀的情愫,使我感觉到仍在身边一样的亲切与温馨。

  中国民俗学网是学会的根据地、大本营,自己也一直参与其中,受益匪浅,今年四月份发帖突破5000时还专门写了点小感:

  只要每天上来溜达就会有收获,关注民俗学进展,坛内风云变幻;与师友切磋,砥砺以进,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有所进;结交天南地北英雄豪杰,领略中华各地风采民俗,不能不引以为人生一大快事。积习成瘾,沉淀成为一种情结,一种牵挂。即使在乡下山寨调查,手机上网成为解瘾妙法;不同场合,不管合不合时宜,推广介绍民俗学网站;在异乡与坛友意外相见,竟是如此契阔于心;甚至下乡田野,一个站短或一个电话,一直未曾谋面的坛友成了田野协助者,全国各地的坛友也成为一种相互依托的共享资源,托论坛之福也。时值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典即将召开,余撰一对联相庆,也是自勉吧。

  三十载筚路蓝缕,上下求索,薪火相传,开创民俗新篇章;

  九万里风鹏正举,同舟共济,与时俱进,谱写时代大风歌。

  突然想到一句不知哪个名人说的名言:“一个人找不到一个中心,就找不到自己。”我是多么庆幸有这样一个中心,一个圈子。回顾自己这几年学术之路,从硕士到博士、博士后,不敢说学业有专攻,但一直还在这条学术道路上蝺蝺前行,可以说全赖学会及学会中人在背后的助推及默默关注的目光。我不知道这条道路最终通向何处,但只要前行,定会有不一样的风景与人生相伴随,因为这条路上,有着那么多的同道中人同行,有着大家共同的憧憬与梦想,是我们一起在走。

  与时代同行,我们并不孤独。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沈建东]和大师们在一起的日子
下一条: ·[张多]志愿者的志愿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 年年会会议手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论文及作者名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