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谢燕清]大传统与小传统
——白蛇故事的三期型变
  作者:谢燕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6 | 点击数:8215
 

  ⑥谢谦,《白蛇传:民间传说的三教演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57—61页。

  ⑦黄图珌,《雷峰塔》,清乾隆看山阁刻本;方培成,《雷峰塔传奇》,清乾隆水竹居刻本;《白蛇传集》,傅惜华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⑧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3页。陈礼颂,《一九四九前潮州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⑨八角鼓,《金山寺》,清光绪北京钞本,《白蛇传集》,傅惜华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⑩鼓子曲,《塔前寄子》,1947年河南排印本,《白蛇传集》,傅惜华编,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11)状元郎的身份也是十分可疑,他是人、妖的后代,他发奋科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洗刷自己身上的妖性,在救母的过程中也在自救。

  (12)于本源,《清王朝的宗教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13)杨堃,《我国民俗学运动史略》,《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42页。

  (14)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56页。

  (15)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武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77页,第828页。

  (16)贺学君,《中国四大传说》,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17)周扬,《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18)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页,第314页。

  (19)周扬,《改革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在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周扬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171页,第401页,第178页。

  (20)增删的情节也受到来自上层的影响,据称田汉在1954年因周恩来要看白蛇传,而把此前一直保留的盗库删除,这和历史上方本进逞给乾隆演出时也删除盗库一场有着惊人的巧合。

  (21)范金兰,《〈白蛇传故事〉型变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32—237页。

  (22)白燕,《从刻画人物谈剧场性和戏剧性的整一——从塑造〈白蛇传〉中的白素贞谈起》,《中国戏剧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73—75页。

  (23)田汉,《中国旧戏与梅兰芳的再批判》,《田汉文集》(十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418页。

  (24)范金兰,《〈白蛇传故事〉型变研究》,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290页,第298页,第325—326页,第351页。

  原载:民俗研究20071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条: ·[李子贤]从创世神话到创世史诗
下一条: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论突厥语族民族史诗类型及分类
   相关链接
·[文芳]秦始皇修长城主题故事群研究·[任建伟]“怪异儿”类型故事的结构形态分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