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沙野]不薄今人爱古人
——论汪玢玲先生民俗学研究的古代文学底色凸显
  作者:沙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2 | 点击数:8211
 

  正是在这种所谓“地方性研究”(当然除此之外汪先生还有很多地方性研究,比如各种地方民俗志的编修;《挖参人的规矩》、《敖包新考》、《伊玛堪与萨满教》、《长白山崇拜与民族文化融合》、《打牲乌拉贡珠与东珠故事》、《关于鹿的民俗考论》等成果的发表等),支撑了先生的鸿篇巨制(全书588 页〔精装571页〕43万字)《中国婚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这一“全国性研究”的硕果。该书的理论平台是国际的:“以摩尔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氏族、家庭、婚姻形态等理论为依据”;文化背景是多元的:“以婚姻发展为线索,揭示与婚姻发展息息相关的政治、制度、民族、历史、人类、民俗、伦理、道德诸多文化大背景;以史为纲,穿插各种学说综合研究;涉及历史上著名妇女事迹,全面反映妇女生活”,而内容则是纵横交错编织的。

  所谓纵向挖掘,在书中表述为从母系氏族社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的婚姻关系嬗变;而横向论说则展演为华夏即上古三代秦汉魏晋隋唐宋以来汉族婚姻(从婚俗看民族融合),辽金元时代少数民族(满、契丹、蒙古)婚姻,明末反礼教思潮的兴起对婚姻观念的影响,清代婚姻的汉、满习俗混融,直至没有机会入主中原掌控全国政权的边地族群的婚姻状况考论,比如朝鲜、回、纳西、普米、藏、彝、苗、瑶、布依、壮、傣等少数民族族婚俗等。

  仅仅通过这个例子就足可以看出,汪先生正是在自己固守的民俗学研究中,运用宏观切入、微观考察的方法,以汉、满风习研究为平台,兼顾其他少数民族风习的探微寻幽,精妙展演了中原文化与边鄙文化的流转画卷,而这个画卷的靓丽底色,则是深厚学养支撑的民俗学与古代文学史学史熔融琢磨凸显的。

  如果本文的论说没有失之偏颇的话,应当是如上三个方面的研究方法,实现了汪先生民俗学研究的古代文学底色凸显,催发了汪先生累累学术硕果的形成,成就了玢玲老民俗学界巨子之一的地位。所以,2003年12月8日,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民协等单位协办的钟敬文诞辰百年纪念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她能够与贾芝、白庚胜、乌丙安、王平凡、张振犁等著名学者同时受邀出席,和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覃志刚,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等高层人士共商民俗学的学科发展大计。她撰写的纪念钟敬文先生的文章[12]才能引发广泛关注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和诸多知名网站转载。她关于民俗学复兴和发展的分期被界内公认为影响最大的分法之一。她的学生桃李芬芳多成为学术界的栋梁之才。比如,下面这一大堆学术头衔(未完全列举),竟然是集中在先生的某一个学生(先生带的研究生,1984年毕业)身上的:“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电视剧研究所副所长,‘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电视剧创作与理论方向’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全国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

  如上文所述,汪玢玲先生的成果曾经获得诸多奖项,但是我觉得我们最应该珍视的,或许是她2008年获得的一个省级奖项:“长白山文艺奖终身成就奖”,因为她是白山黑水的女儿。

  参考文献:

  [1] 过伟.汪玢玲民俗研究的开拓精神及贡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1)

  [2] 这种说法多见,可参考:过伟等.民俗学家汪玢玲教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过伟.汪玢玲民俗学研究方法〔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01期;如水 简瑞年.笔随骏马跃高坪――记我国著名民俗学家汪玢玲教授〔J〕《学问》2002年第02期 ;梁琴.汪玢玲和她的民俗学〔J〕华人时刊2002年第06期;董博.汪玢玲:在“俗”中取乐〔A〕吉林日报,2009年01月05日等文章的观点。

  [3] 如:汪玢玲.中国虎文化探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2001年1月;谭达先.务实求新的权威性专著――评汪玢玲著《中国虎文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 2003年03期;白庚胜.龙虎和合华夏魂 ——汪玢玲教授虎文化著作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7(4) ;刘东亮.中国虎文化研究的开拓与创新――汪玢玲教授新著《东北虎文化》评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 汪玢玲.中国虎文化探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2001年1月.

  [5] 汪玢玲.织女传说与中国情人节考释〔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期;《牛郎织女传说考释》〔C〕袁学骏等编《七夕文化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6] 汪玢玲.蒲松龄与民间文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9月;汪玢玲 罗丛秀.《三言》的市民文学特色〔J〕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4期.

  [7] 比如:庞淑华.贝叶花发笔底惊——汪玢玲与民间文学 http://www.jieyue.net/html/dqsj/page/homepage_show23912.htm,2006-3-10;此文曾被长白恒端在民俗学博客转载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blog/?uid-878-action-viewspace-itemid-15647 。

  [8] 比较著名的成果如:刘扬忠.一个新的学术生长点——中国文学史学史回顾与展望〔A〕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31日;骆玉明.读《中国文学史学史》〔J〕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董乃斌等 .中国文学史学史〔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陈伯海 .文学史与文学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葛红兵.文学史学〔M〕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等.

  [9] 杨公骥.与青年同志谈如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1期.

  [10] 董博.汪玢玲:在“俗”中取乐〔A〕吉林日报2009年1月5日.

  [11] 这是对富育光 于又燕. 满族萨满教女神神话初析〔J〕《社会科学战线》 1985年4期一文的夸赏.

  [12] 汪玢玲.民俗文化学巨擘――记钟敬文先生 〔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1期.

 

  (沙野(1954─  ),男,辽宁沈阳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6)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贺学君]中国民俗学会与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下一条: ·[姜德顺]问学散忆──1980年代中期的少数民族文学课业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