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贺学君]中国民俗学会与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作者:贺学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22 | 点击数:13461
 

与萧放副秘书长一起看望年画大师姚敬堂

与工艺大师们在一起(左3山东剪纸大师范祚信,左4社火马勺脸谱绘制大师李继友,左6天津泥塑大师逯彤,左7艺研院工作人员,右2热贡唐卡大师西合道之子,后排中间者西合道,右4陕西年画大师邰立平,右5民俗学会工作人员贺学君,右6着白衬衣者,“步步高”老总——支军先生)

  筹备过程中,最使人烦心的是,主办单位多有变化。最后朝阳区政府积极参与,成为官方主办单位。我学会由于前期所显示的作用和在社会上的学术影响,也被确定为主办单位(负责学术指导、把关,主管整体设计与筹划。从那时起,学会与朝阳区政府负责人如关三多、王少锋,以及乡支书支芬女士等的良好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在获得会长(刘魁立)、秘书长(高丙中)首肯后,我代表学会与组委会签下合同,并盖上公章(为此萧放副秘书长冒着酷暑赶到高碑店送来了公章。根据合同内容,活动圆满完成后,学会将获得5万元管理费)。较早介入此事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以其特殊身份成为本次文化节的指导单位。

  关系理顺,工作有条不紊积极推进。大师们陆续进驻民俗园,布置自己的展品,架设展示工艺流程的各类工具。其中,有连续两年被国家邮政总局确定为生肖邮票主图案的设计者、泥塑大师胡新明,天津泥人张传人张錩、天津泥塑大师淥彤、河南黄忠富、陕西于庆成、任建 ,世界第一幅丝画作品《双猫图》的作者袁洪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的山东剪纸大师范祚信、“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大师邰立平,多次获得全国金奖的内蒙古民间剪纸艺术家刘静兰,七十年代以一幅《春锄》闻名全国的户县农民画家李凤兰,由陈慕华命名为 “中华第一巧女”的广西壮族刺绣大师黄肖琴,土家西兰卡普织锦大师叶水云,漳州木偶制作大师徐竹初,热贡唐卡大师西合道,上海顾秀大师戴月娇、钱月芳,南通蓝印花布工艺大师吴元新,江苏东台彩画葫芦大师王东元,山东面塑大师何晓铮,华县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贵州苗绣大师吴通英,陕西社火脸谱大师李继友,以及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东杨家埠年画,甘肃庆阳香包,南通板鹞(口哨)风筝,山西布塑,河南麦秆画,苏州、四川微雕,陕西碗碗腔皮影戏、刺绣、造纸和纺织工艺等等,都设有自己的专门展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还设立了该院聘请的民间艺术创作研究员展示区,可谓精工会萃、名家云集。为给大师们营造最好的创作、施展技艺的环境,我们根据大家的要求,在展室内盘炕(见刘静兰在大炕上剪纸)、搭门楼、砌围墙、安水缸……工作进展得有板有眼。

 大兴旧宫“小车会”在民俗园内表演

 

陕西泥塑大师于庆成的作品                                                 北京古城“秉心圣会”在民俗园内表演     

   

甘肃省裕固族民间歌手在民俗园“中秋晚会”上表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征稿启事
下一条: ·[沙野]不薄今人爱古人
   相关链接
·[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朱燕 王锋 王峥 李锦]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
·[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
·[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张宇萱]整体视角与过程转向:国内外遗产化研究综述
·[张一帆]短视频语境下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路径·[张思蕊]非遗视角下满族说部的传承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张庆全 胡燕]第七艺术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张巧坭]大石窝石作文化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姚远]基于拉帕波特仪式传播理论下的非遗传承发展路径探索·[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许逸亭]“以事象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非遗商业化不足问题的分析和对策·[谢行发 沈琪]广东三灶鹤舞非遗传承与发展研究
·[谢开来]大众文化中的咏春拳叙事研究·[温必锋 尹海鹰 沈素惠 黄玉霞 王杰]传承多彩非遗,筑梦美丽花城
·[卫才华 方洁]人本中心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评估·[王娜]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报告
·[王晨]民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唐璐璐]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