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比喻论证到寓言
神话思维被抽象思维取代之际,那种源远流长的类比逻辑并不是随着神话的衰亡而消逝,而是以新的形式活跃在告别了神话时代的理性人类的思维世界之中。这种新的类比形式便是比喻。
修辞学把比喻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明喻、隐喻和借喻等。不过从思维学的角度去看,这些区别是不必要的,或者说只有相对的意义。因为一切比喻,不论其表现形式怎样,都是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发现“相似性”的那种类比逻辑的直接产物。
比喻,尤其是隐喻,常常被看成是艺术思维——特别是诗的本质特征。从思维学的立场去看,比喻是沟通神话思维与艺术思维、神话思维与哲学思维的双层桥梁。关于神话思维向艺术思维的过渡转化,《符号:语言与艺术》一书中已做了专门探讨,至于比喻如何从神话思维进入哲学思维,下文拟结合老子哲学做一初步的说明。
尽管早期的哲学家们或是直接抨击神话和诗人,如柏拉图,或是用抽象的概念完全取代人格化的神,如老子,或是对一切非理性的怪力乱神之事充耳不闻,全然回避,如孔子,但是神话思维类比逻辑的遗产还是无意识地为他们所继承。
当孔子断言“不学诗,无以言”的时候,当柏拉图和庄子运用人格化的寓言论证哲理的时候,当老子用一连串的比喻展开他的雄辩时,他们都已将神话思维方式引入自己的理性世界,并且使之发扬光大了。而这一不朽功绩,对这些最初的哲人来说,是既没有意识到,也不可能意识到的。理由似乎已经由美国学者布莱克《隐喻》中的一句话完全点明了:
要人们注意一个哲学家的隐喻,就是小看了这位哲学家。这种偏见甚至以变相的方式重现在黑格尔的著作中:
谁把思想埋在象征中,谁就没有思想。
把西方理性思维传统的这种绝对态度同中国早期哲人相比的话,明显的差异就不言自明了。在这里可以看到神话思维在中国哲学发生过程中的某种延续性和比西方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道家哲学的头面人物老子和庄子在继承神话遗产方面是出类拔萃的:老子以比喻论证展开他的宇宙论和人生哲学,庄子则干脆宣称自己的书中“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庄子·寓言》),把为儒家圣人所回避的怪力乱神之事尽情发挥,什么大至几千里的巨鲲,“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都成了哲学玄思中的组成部分。尽管这种寓言式的哲学论证因其人格化的叙述故事而更接近远古神话,但就实质而言,寓言仍然不过是比喻的一种扩展的形式,它同比喻一样,都只是神话思维在理性时代中的遗留形式。
比喻在古代汉语中称做“譬”或“譬喻”,在逻辑论证或说明事理的过程中运用比喻叫做“取譬”或“引譬”。儒家的创始者孔子虽竭力反对神话幻想的内容方面的荒诞不经,对于神话遗留下来的比喻思维方式却又极为推崇。著名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的妙喻,加上《论证·雍也》中所说的“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都表明了神话思维在中国早期理性主义哲人那里的遗传和更新。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说:“至人能取譬。”这就把作为修辞技巧的比喻提升为做人的标准了。此话同美国哲学家布莱克的话恰恰形成鲜明的对比。
神话类比总是建立在形象的基础之上,因而它能产生出某种视觉效果。艺术思维中的比喻直接承袭着神话类比的这一特质,比喻是创造形象的一种重要方式。哲学思维中运用比喻和寓言,能使纯抽象的思辨和推理获得形象生动的间接表达,从而获至某种程度的艺术效果。正是这一点,使《庄子》的哲理本文同时又是文学作品,使《老子》五千言也赢得了“哲学诗”的美誉。
值得注意的是,老子的比喻并非后世诗人墨客所用来增加修辞效果的文学技巧,而是他得自神话类比思维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式。对此,只有把老子的比喻思维放置在自神话语言向概念语言演进的历史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清晰的观照。
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莱曾把语言从具象到抽象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隐喻阶段、换喻阶段和描写性叙述阶段。语言的隐喻阶段即神话阶段,这里极少有推理和抽象,语言叙述大都采取某种故事的形式。在神话故事中,人格与事件之间的联系构成推动性的线索,表现为神灵的行为,这些神灵本身便是典型的隐喻。日、月、风、雨、雷、电、火、海等主要的自然现象被神话隐喻为一些人格神的活动。在语言的换喻阶段,典型的叙述形式不再是象征性的故事,而是概念性的论述。构成语言连贯性的也不再是人格与事件的平行联系,而是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换喻语言兴起之后,故事往往成了抽象观念论证的具体说明,换言之,成了寓意作品。这同在柏拉图那里神话的作用是十分相近的。”按照弗莱划分的标准来判断,《庄子》的“寓言十九”式的语言表现风格与柏拉图一样,是神话的隐喻语言发展到换喻语言即论说阶段的典型证明。在《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中,都可以看到已经转化为寓言、服务于抽象观念论说的故事。相比之下,《老子》一书中并没有出现类似的寓言故事。然而,它虽然也是以抽象论说道理为主旨的著作,却未完全超越神话的隐喻语言阶段,可以说是处在自第一阶段的隐喻语言朝向第二阶段的换喻语言过渡期间,因此从语言风格和思维模式两方面看,均比《庄子》显得更为古朴。比喻出现在《老子》之中不是作为修辞技巧,而是思维展开的方式和论证说理的原始模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新华悦读 2012-11-2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