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民俗学之父笔下的民俗之乡
钟敬文自己说,他之所以走上民俗学的道路,有他必然的生存土壤,也有偶然的时势因素。1918年春,北京大学文科的一些教授,发起征集中国近世歌谣的活动。不久,他们就在《北大日刊》上开辟了《歌谣选》的栏目,逐日发表这方面的作品。这种破天荒的文化现象,很快成为国内报刊的一时风气。当时广东省的大报如《群报》及当地的《陆安日报》都经常登载一些歌谣。这时,钟敬文正好在家乡一带担任小学教师,又热爱文学,很自然就投入到这一场新文化运动之中。我们今天到海丰,还能看到独特的咸茶,五步一庙的民间信仰,全国罕见的三个稀有剧种,广东仅存的疍民……海丰为民俗学之父钟敬文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钟敬文利用住在接近村民和来往客商的小市镇的机会进行活动,四方八面去搜求资料。在那段时期里,他搜集、记录了各种形式的民间歌谣数百首(多数是口头传唱的,少数是手抄本),口承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等百余则。这些资料经过编注等手续,或以专集形式,或以散篇形式,寄投北京、上海等地的书店或刊物发表。像上世纪20年代后期,陆续出版的《客音情歌集》、《疍歌》及《民间趣事》等集子,都是这时期搜集、整理的成果。
1·咸茶
在钟老的公平镇宗亲家里,我们喝到了公平特有的咸茶。咸茶,也叫擂茶,先将绿茶叶、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进擂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牙纹的陶钵),用石榴木做的擂槌,来回搅拌捣碎成稀粉糊,放入少许的羌盐,然后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咸茶。钟老在晚年回忆他与彭湃交往:当时我们是同学,又是师生关系,有时候到他家去,他给我们讲一些道理,一起喝芝麻茶,这是海丰的一种咸茶,像是点心吧,其中有炒米呀、花生呀、芝麻呀什么的。我们边吃边谈。
2·疍歌
头帆推起尾超超/罗中帆推起船转头/罗大船细船去到了/罗放掉俺妹心头焦———罗海丰
疍民以捕鱼为生,以船为家,他们生活极简单,却离不开歌。行船唱,休息织网唱,独处时唱,欢聚时更要唱。1926年,钟敬文将搜集到的家乡疍民之咸水歌整理成《疍歌》一书发表,轰动一时。疍歌曾经哺育过不少音乐家。从海丰走出去的一代音乐大师马思聪,作品里常回荡着家乡疍歌的旋律,《星海纪念歌》采用了故乡“师公曲”中最富有悼亡韵味的旋律。著名钢琴家刘诗昆浸泡疍歌后,创作了协奏曲《战台风》,30年前有名的影片《海霞》配乐也采之于疍歌,《军港之夜》也采用了疍歌调式。
3·社戏
“每年到了凉秋九月,各乡村、各市镇的善男信女,便欢天喜地,提议唱戏,以酬神愿。其实,不少的民众,已没有什么娱神的观念,不过藉此种玩乐,以洗涤他们一年中劳苦困倦的精神罢了。我们故乡的土剧有三种,曰西秦,曰正字,曰白字,而它们当中,以白字为最平民。”——钟敬文《忆社戏》
西秦戏、正字戏和白字戏现在都是稀有剧种,只存在于海陆丰一带。一方面是戏剧工作者的呼吁抢救,一方面却是这三个稀有剧种在民间的红火。记者在钟老故居旁的琼花庙看到九月廿八华光诞的戏牌,当地人告诉我们,钟老喜欢看的社戏,每乡每村都在演着,有一个业余的白字戏班,一年就演出240多场。春节近了,海丰20多个业余剧团又忙着上演百年不变的社戏。
4·年画
“记得我青少年时,在故乡过新年,就非常喜欢《老鼠娶亲》这种年画。年画色彩画面主要是红、绿、黑三色,图像是幻想的,但又有一定的现实感。直到数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来,不但脑中形象鲜明,而且情趣还盎然呢。”——钟敬文《老鼠娶亲》
将近春节,公平镇的年味日益浓厚。主妇们早早把猪肉、牛肉、鱿鱼晾挂在门口,当记者穿越这些腊肉阵来到钟老故居时,身上满是肉香。在钟老的祖父居住的山下村,村民们蒸甜粿、发糕、炒芝麻花生、置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钟老喜欢的年画《老鼠娶亲》已经多年没有人生产了,这种潮汕地区的木版年画,色调不如佛山年画丰富,线条却极其抽象与生动,赖少其就是从中吸取营养而成为一代版画大师的。
海丰为家乡名人塑像
钟敬文、马思聪、彭湃、丘东平四位海丰名人的塑像,将于今年树立在海丰县城文化广场上。汕尾市政府林志华秘书长告诉记者,钟敬文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海丰人民会永远敬仰和怀念他,除了塑像,政府还应该在故居设立一个钟敬文纪念室,作为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在海丰,流传着许多少年钟敬文的民间故事,一个叫央柳的作者曾着力收集整理,连续发表在《海丰文学》杂志上。据悉,公平镇也有许多民间人士计划自筹资金为钟老立一座铜像。公平中学闻知此事,希望将铜像立在公平中学,以激励学生。同时可以做为公平镇的文化景点,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2003年1月27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