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神话传说是孙作云学术研究中最引人瞩目的领域。他最早引入图腾崇拜的理念,全方位梳理中国神话传说中诸多难以理解的记载,挖掘隐藏在神话背后的深层内涵,探讨氏族部落演变的历史,并将民俗材料作为第三重证据,从而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研究体系,复原建构中国上古史。
孙作云(1912—1978)是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学家、历史学家。20世纪30年代,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孙作云深受导师闻一多的影响,走上了毕生研究《楚辞》、《诗经》、民俗与神话等相关学术问题的道路,并在多个领域的研究中都卓有建树。
精研《楚辞》与楚文化
《楚辞》研究和楚文化的探索是孙作云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听过闻一多先生的《楚辞》课程后,孙作云对《楚辞》中的《九歌》产生了浓烈的研究兴趣,1935年,即发表了《九歌山鬼考》一文。在这篇论文中,他从12个细节比较了《楚辞·山鬼》和《高唐赋》的相同点,得出《山鬼》之山即巫山,《山鬼》之鬼即巫山神女的结论。此后数十年间,孙作云发表了多篇论文,论述《九歌》的写作年代、结构、文学性质及其地位。他还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角度、多层面对《离骚》进行系统研究。
《天问》是《楚辞》中的一篇奇文,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具特色又有特殊意义的文学杰作,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有较高的地位。1974年,孙作云完成了25万字的《天问研究》,这部著作对《天问》的文本作了全新的注释和意译。在此基础上,他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条分缕析地对《天问》的内容、写作年代和地点,《天问》所反映的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上古史研究中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讨。在闻一多之前,从来没有人认为《天问》有错简,闻一多指出了其中一条,而孙作云则改正了30余条,纠正了原来顺序的三分之一,使《天问》前后文义连贯,面目一新。他的《天问研究》对《楚辞》研究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为《楚辞》研究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孙作云对屈原的生平和与《楚辞》相关的历史人物、出土文献、楚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了自励,他还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楚风堂”。
通过《诗经》研究西周社会性质
《诗经》研究是孙作云作出重大学术贡献的另一领域。他的《诗经》研究兼有闻一多、郭沫若诸家之长,并有诸多创新之处。他以《诗经》为基础材料,兼用民俗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论证“西周封建说”,得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
20世纪50年代及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史学界集中讨论古代社会分期问题,用《诗经》来探讨西周的社会性质,成为孙作云主要致力的研究方向。他从分析《诗经》中反映土地制度的井田制的诗篇入手,论证西周如何从封建领主进入地主制的过程。在论证西周社会性质的同时,孙作云还讨论了灭商以前周人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
用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方法分析《诗经》中的恋歌是孙作云《诗经》研究的特色之一。他曾指出《诗经》中有23首恋歌与古代上巳日祭祀的民俗相关,他将《诗经》中的恋歌视为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和基于农耕生活的种种礼俗,同《诗经》恋歌的文化背景及风俗演化,构成一个文化体系,阐释、拓展了人们对《诗经》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422期 2013年03月04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