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界近年来不断深入参与并融入到国际学术发展进程中。在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研究、学术咨询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突破。记者从中国民俗学会获悉,广泛开展深层次的学术合作、进行高质量的学术对话、加强制度性的深度互访等是国际民俗学界近年交往的特征。
中美民俗学界进行制度性学术交流合作
6月18日,中美民俗学者在京举行“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座谈会”,就如何推进民俗学学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展开了讨论。与会者认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实践,成为民俗学发展的重要契机。如何进一步发挥民俗学在指导文化建设方面的理论作用,将是值得中美民俗学者深入思考的重要话题。
据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介绍,这次学术交流是在中美民俗学界联合举办“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的框架下展开的。根据该框架,中美民俗学界除进行学术论坛外,每年还将互派2—3名学者进行学术互访。4月份,已有两位国内的民俗学者赴美考察,学习美国同行在民俗研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而近期来访的美国学者在抵京以前,已经访问了中山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和华中师范大学。这些美国学者认为,中国区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差异性,各地如火如荼的文化遗产保护对他们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民俗学界成就硕果累累
不久前,“第二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个案研究”在美国田纳西州范德堡大学举办,受到中美民俗学界的高度重视。作为中美民俗学界之间长期、制度性合作的系列成果之一,本次会议以“两个学会、两所机构”之间的合作为主导,旨在进一步推进和夯实首届论坛成功召开后所确立的合作内容及交流框架,在中美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形成深度互访及经验借鉴,从而有效指导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实践。
6月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论坛第一届双年度会议: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在法国巴黎召开。据介绍,论坛旨在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为专家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公约》截至目前的实施情况,以及就《公约》的进一步发展等话题展开讨论提供一个学术平台,论坛在发起阶段就得到了包括中国民俗学者在内的各国学者的支持。
6月4—8日,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四届会议”上,中国民俗学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咨询机构。中国民俗学会特别重视这一事件在学术层面对于我国民俗学界的积极影响。朝戈金表示,中国民俗学会将用好这一平台,拓展与国内外其他非政府组织和专业学术团体开展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带动本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广大会员更广泛地参与国内外学术对话和保护实践,为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家园,贡献中国民俗学界的专业知识、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
(本报记者 曾江 通讯员 朱刚)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07月02日第324期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