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重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转型和传承
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史的任务,在于科学总结历史上法制建立和实施的经验教训,弘扬包括少数民族法律文化在内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民族地区社会法律的一种本土性资源,应当得到珍惜和合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我国现行的基本法,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离不开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的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的支撑,少数民族习惯法是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重要法源,也是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制定乡规民约的可利用的制度规范。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浓郁的保护意识和执行机制。少数民族习惯法在禁毒、戒毒方面,有积极地心理暗示、群体关怀和监督制约功能。特别是在多元解决纠纷机制中,少数民族习惯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和独特之处:其程序灵活、费用低廉、节时省力、当事人意思自治,民间权威的参与与主持公道,有利于维护甚至促进当事人之间关系的修复,促进社会和谐。
(五)注重少数民族法制史的研究与构建“法治”社会的联系
少数民族法制史的研究并非就史论史,自娱自乐,而更应该关注现实“法治”的进程。在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史的过程中,记载、讲述法制的历史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现实有启迪意义的。但是,不要只注重古代,认为年代愈久远的事物愈珍贵,而对相距今天较近的近代、当代民族法制的研究很少,甚至不去过问。其实,少数民族法制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常变常新的。应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一些对现实有影响的课题,使少数民族法制史的研究立足现实,不断推陈出新。要特别关注国家法在民族地区的实施问题,研究者应站在法律多元的立场,检视国家法的实效,反思国家法的运行困境,思考国家法与习惯法的“调适”等问题,既要促使国家法在民族地区强势推进,又要保证少数民族习惯法有限制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六)关注世界各国民族法制的进程和经验教训
民族问题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问题。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多民族状况及其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复杂程度的差异,决定了这些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构建、政策取向和法制设立既有共同关注的前景目标,又有不同的视角和路径。因此,总结世界多民族国家民族法制的经验教训,不仅有利于世界民族法律文化的积累与繁荣,而且有利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和推动世界民族的平等团结和进步发展。特别要在比较和鉴别中,突出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中国式的路径和贡献。
对于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的回顾与总结,让我们看清了继续前行的道路,增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信心和决心。笔者坚信:少数民族法制史研究的使命不仅在于对中国当下的民族法制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还在于通过研究各民族的法律经验和智慧来深化人们对于法律的演进、法律的本质、法律的存在方式等法理学核心命题的思考和认识,以促成对现行法治的健全和完善。
注释:
①中国当代的民族立法在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的同时,更无法忘却时刻影响到当下的民族立法传统,恰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②本文仅列举学术专著、博士学位论文和国家课题作为分析对象,而未对相关论文进行评述,特此说明。
③参见史金波、聂鸿音、白滨注:《天盛改旧新定律令》,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④参见方慧主编:《中国历代民族法律典籍:“二十五史”有关少数民族法律史料辑要》,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⑤参见杨一凡、田涛主编,张冠梓点校:《中国珍惜法律典籍续编·少数民族法典法规与习惯法》(上、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⑥参见刀永明、刀建民、薛贤整理:《孟连宣抚司法规》,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⑦参见周润年与喜饶尼玛译注、索朗班觉校:《西藏古代法典选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⑧参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⑨参见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⑩参见徐晓光:《中国少数民族法制史》,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1)参见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12)参见吴海航:《元代法律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参见刘广安:《清代民族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参见吴永章:《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5)参见胡兴东:《生存范式:理性与传统——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法律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