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关键词与术语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关键词与术语

[范可]“族群”与“民族”
  作者:范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30 | 点击数:17292
 

  众所周知,民族识别也是在人口普查后展开的。1953年的人口普查,上报的认同400有余。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么多的认同当然不利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和民族政策的施行;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如郝瑞(S. Harrell)那样,认为族群是所谓地方语境的群体(郝瑞,2002),我们也无法证明这400多认同代表了同样数量的族群。因此,从1953年起,国家通过民族识别对这些认同进行了归并。在识别的过程中,主要以斯大林民族(nation)定义四项标准为参考依据(参见:费孝通,1981,1984;黄光学,1995)。换言之,斯大林的定义只是作为如何确认一个族体的参照系来使用的,人们的主体意识还是给予尽可能的考虑。至此,“民族”在具体指涉上具有很强的规定性,但与西方语境里“族群”的规定性截然不同。“民族”成了国家社会政策实践的具体单位,合法地具有更多的期待,国家也由此重组(regroup)和重铸了人们的认同。

  结论

  以上,主要通过追溯“族群”和“民族”在特定的文化、社会、历史、语言的背景下所经历的过程,试图说明两个术语各具有特殊的规定性。本文试图说明,比之于“民族”,“族群”也不是什么更妥贴的概念。两个术语体现了人口的多样性问题在不同语境里的表达,无论在学术使用和一般使用上都具有任意性的一面,也都具有具体和一般之别。但是,西方语境里的“族群”所特有的、对主体民族和国家具负面色彩的内在规定性,是汉语“族群”和“民族”在中文语境里或字意上都是没有的。正是因为西文之“族群”具有对抗、边缘、分裂、差异的象征意义,自然地成了挑战“民族”的“批判的武器”(借用马克思语)。不少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都表达了一定的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诉求。这其实是很自然的。既然民族、族群严格地说来都是一定政治条件下的产物,对它们的实质性的学理探讨必然无法与政治理念和诉求相剥离。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完美的,民族划分和民族政策的施行同样有许多尚待改进之处。如何来加以改进,值得所有真正关心少数民族命运的同道来共同探讨。但是,在族群性研究的问题上,我们所强调的应是求同存异,而非除同求异;我们研究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不是相反。如果对56个民族的划分体现的是国家的任意和专断,那么,是否任由“族群”表达就是更好的选择呢?是否这类表达就一定反映真正的民意呢?这样做的话,也会有问题。季什科夫指出:“不少西方人类学家自命为那些遭受所谓歧视的小群体鸣不平,却经常在扮演一种可笑的、被人利用的浪漫角色,沦落成为地方上那些声称为民请命、老于事故者的政治说客(political lobbyists)而不自知”(Tishkov 2000)。西方学者如此,其他国家的学者又何尝不是?巴特从决策的角度批评了这类人类学者。他指出,“由于忽视了对所谓集体决策过程的近距离分析,许多人类学者没有意识到这类决策来自居中(the median level,指非政府也非底层民众─作者注)的利益集团,不仅有悖于普通大众的愿望,也违背了民众的共同利益(Barth 1994,转引自Tishkov 2000)”。其实,最好的方式在我看来,莫过于将重点放在具体的“人”,而非抽象的,或想像的“族”。我愿以此警示自己并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陈志明,2002,“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4卷,第6期,页23-32。

  范可,2000,“西方有关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与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2卷,第2期,页16-22。

  费孝通,1985,《社会调查自白》,上海:知识出版社。

  费孝通,1981,”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见费孝通《民族与社会》,北京:人民出版社。页1-31。

  黄光学(主编),1995,《中国民族识别》,北京:民族出版社。

  郝瑞(S. Harrell)2002,“再谈‘民族’与‘族群’─回应李绍明教授”,《民族研究》,第6期,页36-40。

  郝时远,2002,“中文语境中‘族群’及其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第5期。

  江平,1991,“前言”,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 7─1949.9》,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页1-12。

  民政厅(福建省民政厅),1953,“福建晋江县陈埭乡少数民族调查报告”,卷宗138,目录1,案卷1139,福州:福建省档案馆。

  纳日碧日戈,2003,“问难‘族群’”,《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第25卷,第1期,页43-47。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2012-11-2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之湄:中国术语学呈跨学科融合趋势
下一条: ·庄孔韶 麻国庆:人类学所理解的“传统”
   相关链接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
·[张芸朵]女性电竞迷的交流实践与文本生产·[张勋]白俄罗斯人的传奇散文:特征、与民族性格的联系
·[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袁小松]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贵州传统民族乐器“玉屏箫笛”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研究
·[杨芳菲]历史在民歌中的重塑与变异·[严曼华]边远人群的记忆书写:论通行叙事的在地转化策略与动力机制
·[徐永安]概念与历史:武当山朝山进香(武当山庙会)习俗特征探讨·[肖志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孟姜女传说的价值研究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王若帆]内附与交融:清初康普边地土司禾娘的国家认同
·[王璐]“遗产化”的意义延展:民族曲艺艺人关系重构与非遗创新·[王丹]赓续与创新:松潘花灯舞传承发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斯琴 杜丹]海外中国民俗文献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实践·[乔英斐]“希望”作为学术概念的可能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