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题,就中美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议题,以评议和互动的方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华大在线讯(记者 程秀莉 何田芳 通讯员 王燕妮)11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生产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我校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马敏,美国民俗学会执行理事长罗仪德、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耀华、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主持。校文学院、科研部、研究生院、外事处、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等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此次论坛由美国民俗学会和我校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美国鲁斯基金会、我校文学院、科研部、研究生院、外事处协办。
美国范德堡大学国际关系部高级顾问、原美国克林顿政府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艾维,美国加州传统艺术联盟主任艾米?基奇纳,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物馆民间艺术展馆长马美莎,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民间生活研究中心主任贝西·彼得森,美国俄亥俄州甘比尔凯尼恩学院乡村生活中心负责人霍华德·劳伦斯·塞克斯,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博物馆策展人、国会图书馆美国民间生活研究中心董事会董事胡世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方会长萧放,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民俗研究所所长张士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研究员安德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林继富、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民俗研究》杂志社副主编刁统菊、中南民族大学教授何红一、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肖远平、我校文学院教授刘守华、陈建宪等来自中美两国的专家学者一百余人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题,就中美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等议题,以评议和互动的方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是由美国民俗学会发起,中国民俗学会、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博物馆等五方共同参与的中美非物质文化合作项目,项目主要由美国鲁斯基金会部分资金资助和有关方面配套一定资金完成。2011年11月在中国广东中山大学举办了"首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政策比较"、2012年4月在美国纳什维尔市举办了"第二届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案例研究".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的生产实践过程,从而达到活态的、自觉的、积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在保护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并丰富、滋养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获得了巨大发展,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着的诸多现代困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重要智慧,也为人类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我校是我国率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的高校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特别是在民间文学、民俗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有很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机遇,创建了国家级--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实现了国家文化战略中传承民族文化与开发文化遗产资源两大重点领域的结合,成功申报和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和文化产业研究课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数字化关键技术、文化与科技融合等领域,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基地,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特色与突出优势。同时,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协作发展关系,在国际化办学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文章来源:凤凰网-华中师范大学 2012年11月19日 10:1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