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胡谱忠]《永生羊》:哈萨克族牧人的生命之歌
  作者:胡谱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9-07 | 点击数:6583
 

  故事梗概

  《永生羊》以一位90岁高龄的哈萨克族老人哈力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他成长的故事。少年时,他跟着奶奶、叔叔,带着没了妈妈的羔羊萨尔巴斯,四季游牧转场。叔叔凯斯泰尔偷偷爱上了大户人家苏丹的女儿乌库芭拉。苏丹准备把乌库芭拉嫁给一户有钱人家,但是,乌库芭拉却在自己的婚礼上,与“花骑”(衣着华丽、坐骑装扮华丽、向四方献技献艺的哈萨克族艺人)阿赫泰一见钟情并私奔。5年后,乌库芭拉守了寡,凯斯泰尔如愿与其结婚。婚后,莎拉奶奶和凯斯泰尔叔叔精心照顾乌库芭拉,但是,乌库芭拉总也忘不了自己留在丈夫家族中的两个孩子,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哈力从奶奶莎拉和乌库芭拉的经历中,懂得了牧人的爱。这种爱,就像留在岩石上的岩画一样,永远铭刻着生命传承的意义。

  看点一:根据新疆本土作家同名散文改编

  《永生羊》自2011年在国内外影展放映以来,备受艺术电影爱好者和学术界的青睐。影片根据新疆哈萨克族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同名散文改编而成。电影情节虽只用了原著故事的30%,但原作者认为,《永生羊》的精华在电影中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电影以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影像和故事,表达了哈萨克族牧民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

  看点二:导演常年涉足少数民族影像制作

  《永生羊》是导演高厂的电影处女作。但作为新闻电影制片厂厂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厂在民族题材纪录片方面早已成果卓著。这次涉足剧情电影,充分发挥了高厂在纪录片影像制作方面的艺术创作经验,而这也将成为他深入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开端。影片体现了导演对民族地区,特别是游牧民族生活地区的独到观察和真挚情感。

  对  话

  导演高厂:我的思路永远在民族地区

  问:《永生羊》在院线正式上映过吗?

  高厂:除了在新疆公映过,其他地区还没有公映。在新疆公映的效果很好。另外,我们还到哈萨克斯坦放了一场,引起极大轰动。观众看完后,都站着不走,他们觉得这是有史以来哈萨克民族的第一部电影。

  问:我觉得这部影片看起来年代感不强。

  高厂:原著的时代背景是上世纪20年代,我有意淡化了年代。因为我想作为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很长,我们的故事就在那么短的一段时间里头,写不写无所谓。所以,在《永生羊》里,我有意识地回避了年代问题。确实有很多人追究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但我觉得好像没必要说明,什么时候都行。

  问:这就涉及我感受到的第一个困惑。目前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常让人觉得民族地区没有时间,仿佛永远在那儿天荒地老地存在着。也就是说,常把少数民族“空间化”了,与现代绝缘,与历史绝缘,在历史和现实两方面都是匮乏的。

  高厂:我完全是无意识的。《永生羊》的作者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本身是哈萨克族。她也谈到,作为一个民族来说,她认为,这个民族的黄金时期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时候没有战争,大家都很和睦。我就想强化当时的环境。可是在整个片子运作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个问题--我想把这个时代的感觉搁进去,却发现找不着参照的东西。所以,故事发生的时间就变成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了。我在设计剧本时还想过外部世界,后来又觉得伸出去的这个触角意义不大,所以索性就忽略了。但我把它改编成针对哈萨克斯坦市场的电视剧时,就有更多的旁白,比如“爷爷见过清朝皇帝”等,这样,时代背景就慢慢地清晰了。

  问:这部电影是不是反映了你个人的一种情感?你把自己对人生的美的理解,都寄托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和文化里面吧?

  高厂:对。首先,草原上的人、游牧民族的生活,这样的题材,我很喜欢。其实,我特别想多拍几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因为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方面,我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人生阅历,还有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优势。我曾跟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合作,改编他的《你让我顺水漂流》,一直苦于改不好。突然,我看到了《永生羊》,它有我要的这种感觉。于是,我就先把乌热尔图的剧本放下了。可见,我的思路永远在民族地区,永远在边疆。下一部、再下一部片子也肯定是这样,不可能是别的。

  问: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不少民族题材的电影,包括田壮壮的《盗马贼》、《猎场札撒》。那些电影把视野聚焦在少数民族身上,然后用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信仰等来反衬当时主流文化的问题。那个时代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具有这种文化张力。可现在是商业社会,这种张力好像在流失,再用这种方法去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不是就会失去像田壮壮电影的那种冲击力?

  高厂:是的。这个我同意。从文学的角度、市场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的。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乌热尔图曾连续3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那时候,大家对文学的热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热情,都是令人感叹的。现在,人们就很少有这种热情了。电影同样也是这样的。但是我做电影,必须做得个性化。做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对我来说是必须的。首先,我得找到现代元素,而不是一味地表达乡愁。以后再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我想让它跟现实生活更接近,在视觉和听觉艺术上更有冲击力。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年9月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胡谱忠]《牧鱼人》: 艺术表现阿勒泰地区社会发展的轨迹
下一条: ·[朱靖江]以影像民族志方式表述人类学者的田野经验与理论见解
   相关链接
·[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哈合列孜·赛勒克]东方文学对中国哈萨克文学的影响
·[彭伟文]从具象到抽象,从市井到民族·[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普泽南]1950年代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电影放映述略·[哈合列孜·赛勒克]哈萨克语-汉语民俗词语翻译
·[李靖]神话的电影媒介化讲述与本体研究:以《女娲补天》为个案·[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李瀚腾]“十七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特征研究·五种少数民族语言版的4K直播国庆盛典电影问世
·[许思悦]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途径的探索·[陈建宪]元故事的构拟与激活
·[朱靖江]追寻中国民族志电影史的学术脉络·[刘磊]电影院与民国时期青岛的都市民俗
·[鲍江]民族志电影:在学术与艺术之间·[刘梦]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神话意味
·[何华湘]当民俗遇上电影——一种文化传播的视角·[黄中祥]哈萨克族史诗的母题组合类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