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联办会议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联办会议

“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开幕
  作者:民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18 | 点击数:5079
 


  7月17日,由青海省委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承办,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青海省文联、青海省民俗学会协办的“格萨尔与世界史诗国际学术论坛”在西宁召开,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武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美、英、德、法、俄罗斯、波黑、亚美尼亚、马里等国及国内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教授主持。


  本次学术论坛旨在通过与国际“格萨尔”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和探讨,促进我国《格萨尔》与世界各各民族史诗之间的对话,以探溯源远流长的史诗文化,着力推进世界各民族史诗文化的比较研究,不断推动“格萨尔”研究的深入发展。与会专家将通过主旨报告、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就“格萨尔”研究相关议题进行广泛探讨。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吉狄马加在致辞中对《格萨尔》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阐释。他认为,《格萨尔》不仅仅是一座史诗的高峰、文学的丰碑,也不仅仅是一首历史的诗歌,它具有某种超越时空、国家和民族界限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乐观和自信,也会让每个家园一如既往地幸福和安宁。他强调,如何在大文化语境中去考察我们的民族文化,如何在交叉学科的研究中凸显我们的文化传统,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并指出《格萨尔》研究要实现五个转向:即从对过去的史诗的关注转向对当下的史诗的关注;从对史诗文本的关注转向对史诗语境的关注;从对普遍性的寻求转向民族志研究;从对集体性的关注转向对个人(特别是有创造性的艺人)的关注;从对静态的事项的关注转向对动态的实际表演和交流过程的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在致辞表示,史诗学术研讨,对推进我国史诗学的学科发展,加强不同文化之间彼此的理解、对话与交流,乃至对于倡导文化多样性,都有十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她指出,中国少数民族的口头史诗蕴藏丰富,型类多样,分布广阔,源远流长。这些口头史诗,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中国的史诗研究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系统的中国史诗学研究。尤其是在最近10多年来,加强了与20世纪中叶以来欧美史诗学研究的对话和交流,并注重参与国际对话、借鉴国际同行经验。今天的中国史诗学,形成了既有丰富田野经验,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研究队伍,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以多种文字出版的史诗文本,涌现出一批有见地、有分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并渐次形成了带有一定学派特点的中国史诗学体系。

  “‘格萨尔学’已成为国际藏学研究和国际史诗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介绍,本次学术论坛具有学术层次高、国际代表性和交流交融性强的特点,聚集了一大批来自国际上关于“格萨尔学”研究的顶尖专家学者,涵盖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芬兰、波黑、亚美尼亚、马里以及我国11个国家。近些年,我国国内在史诗的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果卓著。举办本次学术论坛,就是依托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推动我国史诗研究与世界史诗平等对话,促进我国史诗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提升我国史诗研究的话语权。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教授强调,“《格萨尔》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篇幅最恢弘的活态史诗,既是青藏高原的民族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学艺术中的精品、世界英雄史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只有把她放到世界史诗的大语境中对话交流,才能准确把握她在世界文化中的崇高地位,才能真正领悟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才能真正提升对她的研究层次。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积极策划主办这一论坛,旨在地方民族文化与世界史诗文化的对话,推进文化名省的建设。”

  被誉为“东方伊利亚特”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约有百余部50万行,记录了藏族英雄格萨尔一生的业绩和功勋,流传于中国藏族、蒙古族、土族、纳西族等地区。它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生活、民族历史、经济文化、阶级关系、民族交往、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2-07-1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俗学学科建设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
下一条: ·第二届中华母亲节将在青海湟源举办
   相关链接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何城禁]南方多民族格萨尔同题故事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功能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罗文敏]组材: 集与散——《伊利亚特》与 《格萨尔》的情节结构·[宁梅]藏族“鲁母化生型”神话的大传统传承
·[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
·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格萨尔文库》出版发布及捐赠仪式在京举办·《格萨尔》史诗藏译汉名词术语进入规范化阶段
·[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丹珍草]《格萨尔》文本的多样性流变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2018中国青海《格萨尔》史诗系列活动在青海成功举办·[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
·[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
·[伦珠旺姆]《格萨尔》圆光艺人才智的图像文本·[杨恩洪]西藏格萨尔说唱艺术抢救始末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