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药神桑吉曼拉的纪念:华锐地区的药神节传说
在华锐藏区的传说中,五月端午这一天是天上的药神桑吉曼拉洒下圣水妙药的吉日,药神用这种清洌的甘霖来沐浴各种药材、花叶,而药材的药性在这一天也会因为得到了圣水的浇灌而格外的灵验。老百姓认为,采食了这天的药材,人们的疾病会迅速地被治好。所以,这一天早晨,人们带上食物和饮料,三五成群,上山入林,采花摘叶,聊天唱歌,开怀痛饮。至到天黑时分才返回家中。[⑥]而在一些有药水温泉的地方,人们更是留恋忘返,要用药水泉圣洁的药水来洗拭眼睛、额头及关节,认为这一天的泉水得到了药神的”加持“而效果倍增。关于药神的传说,西藏地区是这样说的:远古时代,人间还没有医生,所有的医生都是天神旺波杰青”天神之王“派下来的。他从天上沿着一条彩虹来到人间,行医治病,驱魔扶正。当他们渐渐老去,又要沿着那条彩虹桥返回天界,之后再根据上天指派返回到人间,如此循环,为人间治病送药。有一位深得藏族群众拥戴的神医,被大家称为”曼拉“.有一年,他返回天界时,一场瘟疫席卷雅鲁藏布江流域广大地区,百姓痛苦地焚香祷告。悲惨的声音传到药神的耳里,他心急如焚。天神旺波杰青对”曼拉“说:”你已去过一次了,不能再去,这是天规。“但是,当天神看到药神痛苦而心诚的样子时,又不忍心拒绝药神的请求,就限他七天七夜将病魔驱除后速返天庭。在这广阔的大地上,七天七夜将病魔驱除,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可他又不能违反天神的旨意,于是他想了一个万全之策,将自已化作一颗星辰,把自己的医术、药物以及一颗爱心,融化成闪射的光芒,照耀雪域人间。就在这个夜晚,有位病得快要死去的姑娘做了一个梦,梦见药王站在城东南的山上向人间撒下药物,撒在山上的长出药草,撒在水里的水就变成了药水。姑娘拖着病体爬向河里浸泡,病果然好了。姑娘醒来后将这个梦告诉人们,所有的病人都奔向了河渠湖泊,浸泡身体,果然都治好了病。从此,药神化作”葛玛堆巴星“,在每年初秋出现七天,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去。因此,藏族人民就有了每年的沐浴节,而这个”沐浴节“的时间是在藏历的八月,因为根据藏文历算的说法和医学实践的总结,初秋之水有八大功德: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喝下不伤腹。[⑦]
另外居住在青海东部宗喀地区卓仓藏族,也把端午节称之为桑杰曼拉节,这一在,他们要吃地皮菜包子,举行射箭比赛,还要在门楣上插吉玛梅朵,以示对药师佛的纪念。据说在这天喝山泉水有治病、强身、保健的特殊功效,所以人们保留着进山饮水的传统习惯。
甘青藏区的气候条件和西藏地区有着比较大的区别,农历五月时不像西藏那样寒冷,而是已经相当的温暖明丽,这样的自然条件为节日传说的重构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所以,华锐藏区的百姓便将药神显灵的时间重构为了五月端午这一天,这样的重构是合乎民俗规律的,即一方面与自己的母族文化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另一方面却又和自己迁徙之后的新的生活环境相吻合。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老百姓想象着有一位亲切善良、医术高明的神灵在端午节时为人间普降甘霖,驱除疾病和灾难。
二、传说重构生成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它的实质是在酷暑之前进行的一次全民性的避瘟驱毒、防疫祛病活动。在藏族地区,对端午的节日事项用传说的方式进行了不同的解释,解释的重点放在了节日人物上,按照传说的一般定义,传说的主人公应该是确实的历史人物而不是虚幻的神灵(如历史英雄的传说、领袖人物的传说),但在藏族的几则传说中,我们却发现,这些人物都有”神化“的趋势,也就是说,藏族民间并不特别在意这些人物是否在历史上确有其人,而非常关注他们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样的福佑以及这种福佑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还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样的信仰心理决定了重构后的传说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精神资源和信息交流系统,人们在每年一度的节日中重温相关的内容并在这样的群体精神活动中满足心理的种种需要,这样的过程客观上即为重构后的传说发挥重要文化意义的过程。
(一)重构特征
以上我们辑录了甘青藏族地区三则端午节传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端午节所纪念的人物都不是汉族地区的”铁定的人物“-----屈原或者伍子胥、曹娥等,而是将其置换为了和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人物,也就是说,在藏区的民间文化中,端午节的表层民俗事项仍然是以汉族的节日风貌出现的,因为其中大部分的节日内容都同汉族非常相似或者接近。但是,对于端午节所纪念的人物,当地的民间文化体系却对之进行了一种慎重而巧妙的重构,这一重构过程,呈现出如下的特征:
1、人物重构过程中突出了道德训诫意义
从传说的主题思想去分析,应该说这几则节日传说都是老百姓用心良苦地创造出来的教育故事,它们无一例外地用哲理内涵的追求表达着对民间生活的道德指导意义,而在这一德育过程中,对所纪念人物的重构成为其主要的文化手段。这类传说往往将本民族或与本民族息息相关的那些勇于牺牲、心性善良、智勇双全的精英人物重构为端午节纪念的对象,并对其核心的优秀品质进行了故事化的渲染,从而达到了一种”德育宣传“的理想效果。上述的几个传说人物身上都承载着”善良“、”诚信“、”感恩“之类的优秀文化内核,表达着一种藏族民间所推崇的价值评判标准。而支撑传说的现实背景,是公众集体所传承和认同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正是这些活动年复一年的现实展演,为传说人物提供了真实的道德力量,从而实现了道德训诫的重要价值。从表面上去看,这些节俗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汉文化接触的表现,但是,藏族通过对所纪念人物的重构,将端午节日的文化意义也做了本质上的重构,即用一种鲜活的传说文本来承载了一种道德训诫的任务,由于将民族精英重构为了纪念的神圣对象,所以,每一次节日活动中传说的再现,都是一次集中的、系统的、深刻的公众道德教育活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