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杨念群]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作者:杨念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18 | 点击数:34963
 

  (76)徐贲:《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222--223.

  (78)参见杨念群:”常识性批判与中国学术的困境“,《读书》1999年2月。

  (79)(80)(81)Prasenjit Duara,Why Is History Antitheoretical?in:Modern China,vol.24,no.2,April 1998,Pp105--120.又可参阅Frederic Wakeman,JR,”Telling Chinese History“,in:Modern China,Vol 24,Vo2,April 1998.

  (82)(83)(84)罗志田:”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研究:“怀柔远人”的史学启示“,《历史研究》1999年第一期。

  (85)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读书》1998年8期。

  (86)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页63--83.

  (87)邓晓芒:”后现代状态与后现代主义“,《中华读书报》1999年3月10日。

  (88)Carravetta,Peter,”On Gianni Vattimo's Postmodern Hermeneutic's 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转引自《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页16.

  (91)(92)竹内好:“何谓现代--就日本和中国而言”,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和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450.

  (93)酒井直树:“现代性及其批判: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问题”,载前引书页384.

  (94)(95)(96)Robert K.Merton,On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The Middle Range,in:On Social

  Structure and Science,edited and with and introduction by Piotr Sztompka,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96.

  (97)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吴曲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页 105--108.

  (98)(99)(100)皮埃尔·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页133.

  (101)(102)德里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号,页141.

  (104)(106)(107)(108)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页135--141.

  (110)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

  (111)(112)参见Thomas A.Metzger,the Western Concept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Content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he Conent of chinese History,H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Stanford University 1998,no.21.

  (113)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毕力格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页164.

  (114)赵世瑜:“社会史: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对话”,《社会学研究》1998年5期。

  (115)关于“社会记忆”(social memory)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可以参阅Maurice Halbwachs,The Collective Memory,New York:Harpers/Row,1980,及相关的论文集如:On Collective memory,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2.另有Paul Connerton,How Societies Remember,Cambridge Universtiy press 1989.关于运用社会记忆理论研究中国问题的论著则可参阅:Jun Jing,The Temple of Memories:History,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Stanford Univerdity press 1996.

  (116)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贾湛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页6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文章来源:正来学堂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大才]如何超越村庄:研究单位的扩展与反思
下一条: ·语言学研究离不开浸入式田野调查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彭伟文]“脱序”与重构:中国民间结社研究的社会史视角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姚小凡]基于高被引视角的近二十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
·彭伟文:《关于广东醒狮传承的社会史考察》·[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
·[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刘春艳]近百年中国傻女婿故事研究述评
·[梁爽]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社会身份的建构·[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史考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