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朝戈金]《亚鲁王》:“复合型史诗”的鲜活案例
  作者:朝戈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4-14 | 点击数:9332
 

  众所周知,《亚鲁王》经由苗族史诗传承人群体东郎在葬礼上的口头演述而传承至今,其意在通过演述英雄祖先亚鲁王的坎坷经历和历史足迹,指引亡灵一步步回到先祖故地。也就是说,史诗演述是整个丧葬仪式活动的组成部分。而且,葬礼中往往有“砍马”等活动,以象征当年亚鲁王率众征战与迁徙的艰难过程和血泪史。因而,史诗演述既是仪式化的,又是嵌入仪式的——仪式行为规范着史诗演述活动;仪式框架的大小、延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每次具体史诗演述的进程。此外,因为《亚鲁王》具有类似“指路经”的社会文化功能,由此决定了史诗演述的主要功用不在于娱乐民众,而在于为亡者唱诵,成为苗民生死转换不可或缺的一个“关捩点”。进一步说,对于恪守传统的苗族民众而言,在葬礼上演述《亚鲁王》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讲述”活动,而是与他们的宇宙观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人生仪礼。这便是《亚鲁王》传唱至今的重要社会根基,也是其文化价值的一个重要内容。不过,据此便宣称其文化价值堪与中国“三大史诗”比肩,甚至冠之以“苗族的‘格萨尔王’”,仍嫌持论草率、比喻不当。因为,每个民族的史诗传统都是认识其自身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史诗传统或许有叙事规模上的大小,但在彼此之间去做一些“信手拈来”的比附就失之轻躁,也并不妥帖。尤其是在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对人类创造力和文化自主权的彼此尊重,应得到媒体和学界的严肃对待和高度重视。

  多向度考察学术价值

  如前所述,《亚鲁王》在麻山苗族民间具有多重的社会文化功能,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同样需要从不同的向度予以考察和研究。

  从叙事程式上看,《亚鲁王》集中呈现出史诗三个亚类的综合特征,为平行案例的比较研究,为仍在形成中的国际史诗类型学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案例。《亚鲁王》的口头演述与仪式紧密结合,不在娱人,而在为亡灵“指路”;其文学性、神圣性和审美属性都因嵌入丧葬仪式而需要通过仪式化进程渐次展开和发生作用,这就丰富并拓展了学界对史诗属性的理解。

  就史诗的文学接受而言,若干参与者“共同在场”——演述者东郎和角色各异的受众(包括作为主要叙事对象的亡者),大家通过亲自参与一整套民俗生活的事件及其进程,在面对面的言语交流中共同完成了意义的生成赋予和情感传递。与其他流布范围更广的史诗传统相比,《亚鲁王》的传播地域相对狭小、边界相对清晰,是带有明显“地方性”的叙事传统。相较于大多数史诗都是“民族的”史诗,《亚鲁王》更具有“小传统”的稀有样板意义,提醒我们在关注族群性史诗的同时要更重视支系型史诗,从而去发现中国史诗的多样性。就语言要素而论,《亚鲁王》的叙事古奥难解,许多语词的含义即使连演述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特定“语域”中口头叙事传统与古语词之间的内在关联,虽然为意义阐释“设置”了障碍,但也为研究其口头传播的记忆图式和叙事法则,尤其是研究作为言语行为的史诗演述与语言流变(西部苗语方言)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情境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语言材料。《亚鲁王》的树形叙事结构,乃是今天族群分支与历史上共祖关系的形象描摹,生动映射了特定传统的规范性和变异性,也为民间叙事中的异文现象研究和规律性总结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解析维度。总之,《亚鲁王》的传承与传播有其独特的历时性轨辙和共时性流布,给学界提出了新课题,要求我们作出科学、准确的回答。如果中国学者能长期深入麻山苗族地区,对这个极有价值的叙事传统进行持续而切近的观察,进而总结和抽绎出某些学理,那么,将不仅为中国史诗学建设添砖加瓦,且会对国际史诗学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学理思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3月23日第283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锡诚]《亚鲁王》——活在口头上的英雄史诗
下一条: ·通道项目:口头传统和互联网
   相关链接
·[张瑶]作为民间技术的巴代做法·[严利]贵州苗族芦笙舞“滚山珠”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王艳]从延安时期到新时代:格萨尔史诗编译与研究的人民性话语·[覃跃鑫]德昂族口传文学传承发展情况分析
·[苏培]“共时的”综合表演:口头史诗歌手演述的审美创造·[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李若慧]礼俗生活实践中的“文化遗产”·[李楠]“史诗文本”:概念嬗变与问题阐释
·[姜蕾]《伊戈尔远征记》与新疆各民族民歌修辞手法的比较研究·[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方守永]《苗族古歌》的叙事艺术研究·人物访谈 ‖ 这位老师有点“潮”——朝戈金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冉小芳 左红卫 王耀萱 龚光平]乡村振兴视阈下剑河苗族剪纸的传承发展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