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5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5年会专区

[张珊珊]两汉时期孔子形象演变研究
——兼论山东汉代墓室绘画中儒者形象的民俗学意义
  作者:张珊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5-10-18 | 点击数: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两汉时期孔子形象演变研究

——兼论山东汉代墓室绘画中儒者形象的民俗学意义

张珊珊

(北京语言大学)

 

摘 要:出土于海昏侯墓的衣镜上的孔子画像,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在汉代的墓室绘画中,孔子的形象多次出现。历史故事“孔子见老子”“孔子师项橐”是山东等地的汉代墓室绘画中常见的主题。通过对汉代墓室绘画和雕塑等出土材料综合整理,结合文献记载,可以对不同时期出现的孔子形象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综合分析山东等地出土的,汉代墓室绘画中的儒者形象的特征,并对相关的民俗学意义展开讨论。
       关键词:孔子形象;进贤冠;儒服;汉代墓室绘画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群群 陈晶晶]文化遗产治理共同体的模型构建与实现路径
下一条: ·[张天睿]权力与秩序的“社会宪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