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流动与型构:古渔雁民间叙事的生成逻辑
谢红萍
(太原师范学院)
摘 要:“渔雁”是民间对漂泊在河海汇流处的渔民群落的称呼。清代以来,春来秋往于辽河流域,以打鱼为生的渔民群体被称为“古渔雁”。以古渔雁文化为基础的民间叙事是辽河口渔民们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现实表达与理想诉求,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地方性知识的自在表达、故事类型的本土化、边缘群体的“历史心性”三个维度探究古渔雁民间叙事的生成逻辑,可以展现民间叙事传统型构的文化肌理。在渔民迁徙流动的生活中,他们在对地方生境不断的身体认知和社会实践中,有策略地将其携带的文化传统与海洋文化的地方性知识相结合,进而型构了新的叙事传统。
关键词:古渔雁民间故事;型构;历史心性;生成逻辑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