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作为“人学”的妖怪文化学:小松和彦与新时代的“妖怪研究”
王筱涵
(北京师范大学)
摘 要:“妖怪学”是当代日本民俗学研究中的独特领域。本文以学者小松和彦为核心,探讨其在新时代对该领域的革新与发展。文章梳理了日本妖怪研究的学术脉络与当代发展。明治后期井上圆了提出“妖怪学”概念,到柳田国男将其纳入民俗学范畴,妖怪研究进而停滞不前。随着20世纪后期大众文化推动妖怪研究复兴,小松和彦将妖怪学发展为“妖怪文化学”,突破前人框架,将“妖怪”定义为包含“现象/事件”“超自然存在”和“造型化形象”的三类概念;批判并超越柳田的“零落说”,提出以“是否受祭祀”区分神与妖怪,并强调其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将妖怪研究置于“生活社会”(农村、城镇、都市)和“异界/境界”理论中考察,揭示妖怪与人类心灵“黑暗”、社会关系的深层关联本质。文章还介绍了小松带领日文研妖怪研究团队建设的“怪异·妖怪数据库”及其意义,并简述了当代妖怪研究的新课题如妖怪与历史文化、地理学、地方振兴、防灾教育等领域的结合。最终强调,小松倡导的妖怪学本质是文化与人类研究,旨在通过妖怪理解人类文化、心灵及生存状态。妖怪研究作为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领域,对中国民俗学亦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小松和彦;妖怪学;人类文化;生活社会;数据库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