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论文•
当代社会语境下祭星仪轨的象征符号与行为逻辑
——基于南阳市石桥镇正月祭星的调查
刘清源 魏滢哲
(信阳师范大学)
摘 要:祭星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对星辰神灵的崇拜与祭祀活动,融合了自然崇拜、道教文化、民俗传统及少数民族宗教元素。正月初八祭星节,道教认为此日众星君下界,民间举行“顺星”仪式,燃灯、供奉香米茶饭,祈求全年平安顺遂。当代社会语境下祭星仪轨的象征符号与行为逻辑部分得以延续,其象征符号系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仪式行为逻辑体现了神圣与世俗的边界协商。同时在城镇化、新媒体和文化治理政策的影响下,祭星仪轨正经历着表演性重构和创新发展。本研究追溯了祭星仪轨的历史流变,解码了其象征符号系统,解构了仪式行为逻辑,并探讨了当代转型的动力机制,为理解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祭星仪轨;象征符号;行为逻辑;当代转型;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