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乌丙安 吴效群]机遇还是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民俗学发展
  作者:乌丙安 吴效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7-11 | 点击数:2102
 

 <正文快照>6年前,中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向处于边缘地位的民俗学突然成为广受关注和欢迎的热门学科。民俗学人以极大的热情参与这工作,欢呼民俗学"春天"的到来。数年过去,我们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创造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但是,民俗学并未获得如期的发展,其本体研究甚至有进一步削弱的危险...


(原文刊于《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阅读原文请下载PDF版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雒树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下一条: ·2017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情况报告
   相关链接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致辞·[王京]对中国民俗学学派建设的几点思考
·[姚慧]黄河流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在地实践:以浙江省“3+N 保护行动(2018-2024)”为主线
·[唐璐璐]“在民间”:中国民俗学的“位置”回归·[宋博文]数字时代的非遗研究刍议
·[刘玉颖 [俄]Курьянова Т.С.]全球化与本土化对话中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政策体系建设·[何世华]做好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构建中国民俗学自主知识体系打牢坚实基础(结合长春市实际)
·[程瑶]“活鱼要在水中看”:非遗保护政策研究的立场、理念和循证路径·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7-8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5-6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3-4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12月1日至2025年4月29日)·中国民俗学会2025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5年1-2月受理)·深切缅怀陶立璠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
·[朝戈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讲》:进入非遗堂奥的好用指南·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1-12月受理)
·[周星] “民俗”的体系化与“民俗学”的体系化——对中国民俗学教科书的结构分析·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4)在济南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