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罗红光]常人民族志
——利他行动的道德分析
  作者:罗红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4 | 点击数:11793
 

  1.文化冲击。当与他者相遇时,出现文化现象上的不适应。除了生理、语言、生活方式以外,价值观上的冲突表现在:志愿者=“雷锋精神”、“空降兵”式援助、居高临下的所谓“常识”和道德权威、“未预结局”。(17)志愿者依托的是当地的慈善事业,职业伦理是给定的,尽管如此,仍然会出现利他行动的道德冲突,因此没有主体的利他主义或利他行动是个伪命题。

  2.自我调整。也就是上文说到的“规范行为”,即:把“自我”对象化、客体化;自我概念(身份表达系统)、隐喻(或转喻)的表达,表现在:(1)倾听;(2)换位思考;(3)学习;(4)改造。

  3.“第三身体”。(18)经过沟通产生的双方共同的声音。这第三种声音既不属于双方的任何一方,也同时包含了双方各自的因素,表现为二者之间的身体力行。在道德权威引导下的利他行为,个人的情操是被给定的,除目标前提下的道德自律,如“无私”、“克己”以外,利他行为双方的伦理问题在中国传统道德权威下是不允许讨论的。可见,道德权威对自由意志同样是一种约束。但是,在生活世界里,道德主体的任何一方在无法自己证明自己的合理性的情况下,一方的德性不一定对另一方也合理。道德立场是带有一定价值观的情感表达,对它的批判出自第三方,他从一定的距离对行为者做出判断。因此,道德判断就一种性格达成一致,意味着不同情感的契合。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理解的两个阶段,即理解的第一阶段:单向的解释与被解释;理解的第二阶段,即相互认知的对话,以及使沟通得以成立的过程。

  如前文所界定的那样,常人民族志保持了第一人称特征,并最大程度地将“知识与权力”上的不平等的化解、沟通的操守表现在原初资料的范围内。它呈现为如下过程:(作为他者)进入现场→单向的感觉→相互冲突→迷失并寻找自我→自我调整→社会化。它给我们的启示:第一,志愿者的声望来自于他对自己服务范围的某些问题及实践所做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第二,内在的批评机制构成了推动志愿者提高与他者对话的根本动力,进而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可见,被人类学推动的这种实验民族志的方法,将在它的研究努力中更关注它的责任、它的伦理以及它对包括研究对象在内的各种合作对象的义务,而不是关注将它作为一门科目进行推动并使其走向行会式封闭的,对辩论、模式和理论传统痴迷的学科。(19)

  公共服务虽然直接面对每一个人,但它的公共性来自于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主体,而且是在“公平”、“公正”、“平等”的理念下才能得以实施。因此,公共服务首先是某种人文精神指导下的社会劳动,并表现为利他行动的精神,因而也被道德所约束。它表现为利他主义的集体意识。一方面每个人的个性、弱点、偏好等均在集体行动中被淹没或掩盖,另一方面对受益方来说,他们所看到的是一个集体行动者展示给他们的集体奉献精神,其中参与者个人的喜怒哀乐却看不到。从它的表达机制中我们可以看到:

  (1)两种“爱”:“博爱”以尊重“个体”为信仰(集体意识);“仁爱”如父爱、母爱所展示的那种来自权威的爱、对长者的遵从并延伸到政治,即君君臣臣——角色与义务。

  (2)带有社会主义大家庭伦理的雷锋精神,如“利他”、“奉献”、“无私”等,随着NGO的出现并转变为公益事业内部的职业伦理,即公益事业自洽的伦理——对集体的遵从。

  (3)常人民族志发现在这样的利他的集体意识中“私”的活动,如“我在哪里?”主体如何表达“私”的存在以及调适的策略,均表现出主体的存在及其实践理性。

  我们通过常人民族志的方法证明了三点:

  其一,在道德权威不可自我检验的背景下,通过呈现主体使之得以检验;

  其二,在利他的志愿者行动中“自我”是存在的,志愿主体并非“无私”、“克己”,因而利他主义仍然受其他道德的约束;

  其三,“自我”的存在方式不是简单的孤立或对立,而是通过沟通、反思,能动地塑造公共“自我”的形象(笔者称其为“自我的他性”(20))。

  这告诉我们,主体内在化的他(者)性具有可凝视的效果。因此,我们界定自我的他性为依赖于思维塑造的自我,通过这种脉络反射为一种镜像的存在,它主要表现为情感、自尊、审美的价值(观念),并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丰富。它的表达方式是通过言语将自我客体化,这也将意味着主体个人社会化的开始,如内省、反思、识别(对比)、隐喻等。自己“凝视自我”、“自画像”等也属内在的他性的认知过程。

  本研究中的工作日志就是凝视自我的实践过程。“自我的他性”由以下三个条件得到满足。

  条件之一:个体的自由意志。成为“人”也就是成为个体的过程。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社会文化形态和相应的个体生活之间的准确关系(物理上或观念上的限制)。我成为我的动力仍然在于我,即主观地感知“我”所处的世界。在社会文化形态的环境中成为人和个体,并不是要和他人“一样”抑或去进行比较,也不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或者具有直接影响力的风潮成为个体。在成为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这一过程中,活力、能动、意图和阐释依然归个体所有,受到自我意识的主宰。(21)这是感知的第一条件。

  条件之二:主体的能动性。个体才是感知和理解世界过程中的“能量源泉”。(22)认知载体是个体性的、主观的、源自个体具有感知能力的身体,其背后的动机、活动和习惯都体现了个体的能动性。带有习惯的认知特别重要。个体倾向于保留那些他们认为有价值且满意的世界秩序。他们也倾向于保留那些和自己栖息于“同一个”环境里的他人共享的秩序。例如,在习惯性的耕作方式中,个体发现自己与人、邻居、动物、家禽和野生生物、庄稼以及土地形成了一种共同合作的关系。(23)感知的结果是调适的动力之一,同时也构成了个体的能动性及其实践理性。

  条件之三:自我的他性。沟通理论认为:认知自我是因为他者的存在。黑格尔认为如果没有他者的承认,人类的意识是不可能认识到自身的。主人的权力需要奴仆的故事得以解释,因为主人无法证明自身权力的有效性。试问:主体的存在是否依赖于外界的一个实体的他者?

  上述案例的三个纬度:自由意志、主体的能动性、自我的他性符合了文化的内部机制。首先,作为某文化中的个体,他(她)也只有在自己的文化中才能得以充分地表达和理解,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中的个体是自在的。其次,在文化的结构中,主体的自由得以保障,同时主体之间总是处在能动的沟通过程中,从而使得互动得以发展。最后,在不同主体之间互动的结果产生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我们知道,作为人类学研究对象的文化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信仰)之间沟通的产物,进而也是沟通的媒介。常人民族志告诉我们,理解的第一阶段是单向的解释与被解释,他者之间经过沟通后产生相互理解的第二阶段,即相互认知并产生自我的他性的过程。如果将文化刻意地画地为牢,就违背了文化作为沟通和理解的基本属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04月11日 15:02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内核机理与理论对话
下一条: ·[齐钊]社区·区域·历史:理解中国的三种进路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王心怡]交流实践及其文本再生产:以粉丝群体中的个体履职与秩序建构为例·[陈杭勋]多点民族志视角下民间传承群体及其实践与民俗节日差异化
·[毕雪飞]七夕的礼、俗与礼俗互动·[庄孔韶]金翼山谷冬至的传说、戏剧与电影的合璧生成研究
·[李牧]“人类学转向”下当代艺术的文化逻辑 ·[赵旭东]视频直播的民族志书写
·[张连海]感官民族志·[曹晋 孔宇 徐璐]互联网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