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王青]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下的胡人形象
  作者:王青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20 | 点击数:23358
 

  狐怪故事中多博学者、术士与僧人,无疑是现实生活中胡人形象的折射。胡人中多僧人自不待言,东汉以后来华的西域胡人确有许多颖悟绝伦、博学多才者。例如安世高:“外国典籍,莫不该贯。七曜五行之象,风角雲物之占,推步盈缩,悉穷其变;兼洞晓医术,妙善针脉,睹色知病,投药必济;乃至鸟兽鸣呼,闻声知心。”[54]昙柯迦罗:“读书一览,皆文义通畅。善学四围陀论,风雲星宿图谶运变,莫不该综。自言天下文理,毕己心腹。”[55]康僧会:“明解三藏,博览六经,天文图纬,多所综涉,辩於枢机,颇属文翰。”[56]除了博学多识之外,更有一部分西域僧人以预测见长,如佛图澄、耆域、犍陀勒、涉公等人。另外,来自西域的波斯系胡人往往从事女奴买卖,掠人妻女之形象似由此而形成。
  至於狐女美丽魅惑的形象特征,更显然是渊源於胡女所从事的职业。西域之色情业较之中土发达。《魏书·西域传》载:“(龟兹)俗性多淫,置女市,收男子钱入官。”[57]《新唐书·西域传》亦载:“葱岭以东俗喜淫,龟兹、於阗置女肆,征其钱。”[58]而西域商胡一直从事女奴买卖。吐鲁番出土的一份粟特文买婢契为此类买卖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59]自魏晋以後,女奴买卖似已在中土流行,很多富豪之妃妾,乃是胡女。如石崇爱婢名翔凤,即是魏末在胡地得之[60]。另外,张骞开通西域之後,以葡萄酒为代表的西域果酒开始传入中土,极受欢迎,很多贾胡在中土经营酒肆,这些酒肆往往请美貌胡女当垆。据辛延年《羽林郎》云:“昔有霍家姝,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61]可见早在汉代就有年轻貌美之酒家胡女独自当垆而成为调戏对象。至唐朝,这一现象空前繁盛,唐人诗歌中对酒家胡姬的描写比比皆是。李白《少年行二首》其二:“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62]《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一云:“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63]岑参《送宇文南金放後归太原寓居因呈太原郝主薄》“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64]这些当垆之胡姬为了招揽顾客,似可以出卖色相,往往成为顾客艳遇史中的女主角。元稹《赠崔元儒》有:“殷勤夏口阮元喻,二十年前旧饮徒。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65]杨巨源《胡姬词》云:“妍艳照江头,春风好客留。当垆知妾惯,送酒为郎羞。香渡传蕉扇,妆成上竹楼。数钱怜皓腕,非是不能留。”[66]施肩吾《戏郑申府》云:“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67]李白《前有一樽酒行二首》其二“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68]这些貌美如花的胡女对中土男子的诱惑无疑是狐魅故事的生活原型。不光是当垆的酒家胡姬,对於那些长年在外的商贾、学子、官吏,或者是年长未婚的孤寂男子来说,胡女(很有可能是被贩卖的女奴)往往成为他们可以选择的伴侣。《搜神後记》卷五载:

  豫章人刘广,年少未婚。至田舍,见一女子,云:“我是何参军女,年十四而夭,为西王母所养,使与下土人交。”广与之缠绵。其日,於席下得手巾,裹鸡舌香。其母取巾烧之,乃是火浣布[69]。

这位自荐枕席的女子姓何,为昭武九姓之一;裹鸡舌香,其手巾以火浣布为之,这些都属於西域特产;而她又自称西王母之女,凡此种种,都暗示了此女子来自西域。如这种推测可信的话,此例可表明,西域胡女往往是无力成婚的贫穷男姓可以选择的性伴侣。
  稗海本《搜神记》卷七载:

  张安儒,东洛人也。其家大富,贾贩淮南。永和年中,自广抵於洛下,既至而患瘇,……不逾一旬,安儒身死。男女哀擗。未及棺敛,忽有一女子,缟服重戴,莫睹其面,自门而入。仆使借问,亦不应。直至尸前,不去帽,乃尽哀泣,其声清怨,伤切不胜。男女亲婣,惊愕莫测其由。须臾,弃其帽见之,乃醜胡女鬼也[70]。

这位醜胡女鬼显然是张安儒的外遇,此一材料说明,胡女往往会成为商贾客居时选择的性伴侣。总之,胡人之生理特征、文化习俗与技能特长再配合以先秦时期形成的传统狐狸观念,形成了这一类故事与传说。
  以狐狸形象来描绘僧人也成为道教徒攻讦佛教的一种手段。《无上内秘真藏经》卷七记载的一个狐王说法故事,大略曰:昔有一国,名曰自通,智劣不浅,信邪善法。有一野狐,多妖作惑。种种方术,欲化国王。便起心暗诵幻术经文,三日四夜诵得数百余卷,悉皆利滑,即变形体,飞空而去。直到国王殿前,去地百丈,坐虚空中,中诵经典。国王宫人采女妃嫔及百千眷属一时云集,举目仰视,观见狐王说法,奇特哀鸣,哽咽悲泣,(疑有脱文)交流。国内宝物并及百姓人民悉皆施舍,复有三十余人于王殿前一时舍命。狐将宝物与死尸俱将而去,将死尸与同伙食用,将宝物在市内换钱。结果为狗所逼迫,显出原形[71]。很明显这是在影射佛教僧人借讲经为名聚敛钱财。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象牙塔·国史探微 2004-02-22 19:18:5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小甫]拜火宗教与突厥兴衰——以古代突厥斗战神研究为中心
下一条: ·[张勃]建构的节日:政策过程视角下的唐玄宗诞节
   相关链接
·[任志强]狐与胡:唐代狐精故事中的文化他者·[王炎]文明比较,还是文化偏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