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玉梅]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流变
  作者:张玉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8 | 点击数:13920
 
周初统治者是想用礼乐互补的方式来治国、治民,以保持社会有序。具体言之,即:以“礼”来区别等级贵贱,以“乐”来协调人际关系和情感,充分利用礼乐相辅相成的关系,发挥“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15](《乐论》)的政治统治手段,将礼乐视为教化的工具。由此,乐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了乐舞对人的内心修养方面的陶冶作用。“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手中,发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怿,恭敬而温文”。[10](《文王世子》)礼的作用在于约束外形,具有强制性;乐侧重于陶冶人内心情感,使本来具有强制性的礼变为能获得自我满足的内在精神需求。“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10](《乐记》)。这说明了乐教的主旨是增进贵族内部团结,进而调和各阶级、等级之间的矛盾。
“制礼作乐”的基本精神,按孔子的解释就是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6](《八佾》),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核心,礼乐制度必须体现伦理观念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内容。也就是说,通过乐来把人情节制在礼的范围内,通过乐来强调民族、宗族的认同,实现文化的认同,强调礼与乐的统一。因此,孔子对《六代舞》和《六小舞》都称颂倍至。在周人看来,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也是乐的准则,要以礼导乐,而乐则可以“昭德”、“安德”、“风德”、“九攻之德皆可歌”[17](《文公七年》),是礼的形象表现,礼与乐互为里表、相辅相成,便可发挥“正德、利用、厚生”的作用。要达到这样的美学境界,当然不是所有乐舞都能做到的,这就要求对自然形态的乐舞进行节制引导,进而改造,依据温柔敦厚、平和直易的美感标准来规范它们,也就是根据政治教化、道德伦理观念来管理和约束乐舞,这就形成了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西周礼乐教育思想的特征,使乐教注入了鲜明、强烈的政治伦理内涵,影响深远。
2.西周乐舞教育制度的确立
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学校美育渐趋定型化,可以说,这个时期是我国古代乐舞文化教育进入成熟期的里程碑。建立了礼乐制以后,乐舞显示出了它的高贵,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建立了历史上最早的舞蹈学校,而当时的贵族们纷纷给他们的子弟都安排了舞蹈这门必修课。
舞蹈学校的建立,规范和系统了教育任务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学生年龄、学生管理均有明确规定。王室及卿大夫的公子们,年满13岁学《勺舞》、《龠舞》;15岁学《象舞》。其中《勺舞》是文舞,《象舞》是武舞,这些不是有特定内容的具体节目,而是两个舞蹈类别。学好这两个舞类,就掌握了舞蹈的基本技能,20岁时就可以学习《六代舞》了。雅乐体系中的《六大舞》,指的是从黄帝到周武王时的六个舞蹈节目,有黄帝时的《云门》,唐尧时的《咸池》,舜时的《大韶》,夏禹时的《大夏》,商汤时的《大濩》和武王时的《大武》。学完了六代舞,舞蹈的学习就算结束了。
舞蹈学校教职员工的编制大体是:“大司乐”,乐官之长,为中大夫二人,教学生六舞;“乐师”,下大夫四人,教学生小舞(即《勺舞》、《象舞》);“大胥”,中士四人,管理学员学籍;“小胥”,下士八人,监督学员学习,对迟到或在舞列中动作怠慢者,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以荆条鞭打。
3.舞蹈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西周由大司乐负责乐教,教学内容有乐德、乐语、乐舞。其中,乐舞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代舞》和《六小舞》。《六代舞》,即云门、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六个朝代的舞蹈;《六小舞》,即帗舞、旄舞、干舞、人舞、羽舞、皇舞等祭祀舞蹈。其中,又分为文舞和武舞两类,教学对象主要是贵族子弟。《周礼·大司乐》提到“帅国子而舞”。所谓国子,即“公卿士大夫之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11](《春官宗伯》)。 《周礼·乐师》注:“谓以年幼少时教之舞,内则曰:十三舞勺,成童舞象,二十舞《大夏》。”可见,周代乐舞课程是按年龄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实施。
从层次上看,“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养,术有序,国有学”[11](《乐师》)。西周学校有为贵族子弟而设于诸侯国都的“国学”,也有为下层贵族子弟而设的“乡学”,学校级别有大学和小学。教学内容,由殷代的“四教”发展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教。《周礼·大司乐》讲《六代舞》是“大舞”,是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六小舞》又称“小舞”,是教育少年“国子”的必修课。
从内容上看,《小舞》这些舞蹈是原始舞蹈的继承,但经过整理和规范,成为周代著名的祭祀舞蹈。如:《帗舞》,舞者手持全羽或五彩绸(丝绸)而舞,用于祭祀社稷(土神和谷神)。《羽舞》,舞者执折羽(可能是半分开的羽毛)而舞,用于祭祀宗庙或四方。《皇舞》,舞者戴羽帽,穿翡翠羽衣或执五彩羽而舞,用于祭祀四方神或求雨。《旄舞》,舞者执牦牛尾而舞,用于辟雍(周王朝的大学)祭礼。《干舞》,舞者执盾而舞,用于兵事或祭山川。《人舞》,不执舞具,徒手而舞,用于祭祀星辰或宗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子贤]被固定了的神话与存活着的神话
下一条: ·[潘悟云]汉语南方方言的特征及其人文背景
   相关链接
·[楚惬 张子程]“云中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及其保护模式研究·[胡茜茜 武靖佳]文化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
·[陈金文]压抑与释放:论机智人物故事产生与流传的心理机制·[潘宝]遗产人类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孙明辉]论“刘阮传说”的产生、流传和文化影响
·[彭允好]五月十三关公磨刀节的民间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季中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乌丙安 胡玉福]“俗信”概念的确立与“妈祖信俗”申遗·[艾哈迈德·斯昆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遗产化反思
·[朱刚]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原则及其确立和实践·[钱永平 李波]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实践的晋中经验
·[刘思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模式研究·[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邱雨萱]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可能性探析·重庆确立戏曲传承发展“五个一批”目标
·施爱东谈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文忠祥]花儿会产生动因机制新论
·[任洪昌]地理环境对妈祖信仰产生及传播的影响研究·首个国家级非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揭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