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廖明君]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
  作者:廖明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23 | 点击数:19947
 

 

  三、铜鼓使用与稻作文化

  (一) 买鼓、取鼓与藏鼓

  在白裤瑶地区,新买回的铜鼓一定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来为其安名字。据老人说,铜鼓买回来后,要杀鸡杀鸭请鬼师来祭,然后安名字。如蛮降屯有5面铜鼓,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米水、米漏、米土、米麦、米姐(音译)。

  在很多村寨,需要使用铜鼓的时候,取出铜鼓叫“请铜鼓”,具体做法是:把两碗酒、半碗水放到铜鼓的鼓面上,同时还用一块竹片粘上酒点撒于鼓面,然后交待铜鼓说还要作一些交代,亲戚家有丧事,今天我要带你去那里,打雷下雨你不要怕,声音要宏亮……

  融水一带的侗族,在每年春节之前都要敲铜鼓,农历十二月十五日,铜鼓的主人把铜鼓请到大厅里,用布把铜鼓身上的灰尘擦净,然后拿糯米酒、糯米饭、酸鱼,摆在铜鼓旁,烧纸焚香,把少许米酒和糯饭撒在铜鼓后面,算是将铜鼓请出。

  在许多村寨,用完铜鼓之后,也需要用一些肉和酒来举行封鼓仪式,告诉铜鼓已经回来了,要安心呆在家里。具体做法是:把两个半碗酒、一碗水放到铜鼓的鼓面上,同时还用一块竹片粘上酒点撒于鼓面,然后交待铜鼓说,拿你去藏,雷响不要动,海浪滔滔你不要动,要安心在家里。

  作为制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民族之一,壮民族有关铜鼓的生产生活习俗也与其水稻的种植和使用发生一定的联系。如在广西东兰县壮族地区,每年秋收之后,壮家处处敲打铜鼓,欢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逢年过节,红水河两岸铜鼓声不息,欢歌声不止,人们把安乐归功于铜鼓,归功于铜鼓神。在当地,流传着铜鼓斗“图额”的传说:人们认为,铜鼓深夜“飞出”屋檐口,轰轰作响,下水与“图额”作斗,天亮前又飞回主家,一身泥水,鼓耳还带着水草。此外,还有传说认为有的铜鼓斗不过“图额”,被焊进河、潭石缝里,故当地有铜鼓河、铜鼓潭、铜鼓塘、铜鼓沟之名。为了让铜鼓“飞”出又安全回还,凡有铜鼓的村寨或人家,要设铜鼓神位,每月初一、十五进香烧纸,祈求铜鼓神保佑。有的村寨或人家,则以稻谷塞满鼓内,还以稻草扎绳栓鼓耳,绑在房里,不让铜鼓“飞”下河。铜鼓“治服”“图额”,大地才有稻子,故稻谷、稻草绳与铜鼓有难分难解之缘。也只有稻谷或稻草绳,铜鼓神才不舍离家。而在一些村寨,人们甚至用稻谷把铜鼓填满。

  于此,我们可以知道,在铜鼓使用的关键环节:取鼓、藏鼓以及买回新鼓的时候,一般都要遇稻作有关的物品发生联系。在这里,铜鼓文化与稻作文化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文化联系。

  (二)铜鼓文化与蚂拐节

  我们来观察一下壮族地区传存至今的“蛙婆节”。

  壮族把青蛙叫做蚂拐,蚂拐节就是通过祭祀青蛙,预测年景,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节庆。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前,红水河沿岸,北起天峨县的自暮、云榜,南达大化县的板升,凡有铜鼓的壮族村寨,都流行这一习俗。

  他们传说,青蛙是雷公的使者,青蛙叫,雨水到。祭扫青蛙,可以得到风调雨顺。

  这一习俗于20世纪50年代被禁止,60年代中期以后又开始在红水河两岸复苏。如今,在东兰县的长乐、兰阳、巴畴和天峨县的云榜等地,又不断听到闹青蛙的铜鼓声。

  蚂节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的。年初一的一大早,寒风料峭,人们吃了汤圆或粽粑以后,便抬着铜鼓,结伴涌向村边的田野中,唱着山歌,在稻田的泥坯中翻找青蛙:

  敲起铜鼓请蛙婆,

  喊得天开雨水落,

  天女新年进村寨,

  送来春暖吉祥歌。

  当有人第一个找到青蛙的时候,就敲响铜鼓,燃放鞭炮,向大家报喜。然后把青蛙放进事先用木或竹筒制作的青蛙棺材,再放进纸糊的花轿,由二人抬着,送去蚂拐亭停放。

  接着是“孝青蛙”。在整个正月里每天用酒、肉、糯米糍粑供奉青蛙,并将铜鼓悬挂在蚂亭,让人们在这里打鼓,唱歌,为青蛙守灵。在此期间,还需至少两次抬着青蛙棺,打着铜鼓,走村串寨游青蛙,挨家挨户唱蚂(虫+另)歌,向村民祝福。被祝福的家庭拿出酒、肉、米、糯饭、粽粑和银钱作礼品回赠。

  最隆重的是葬青蛙。葬青蛙的那一天,早餐后,青年们抬着铜鼓到附近的山顶上敲打,用铜鼓声报告天庭,也向世人宣布,今天要葬青蛙了。附近村寨的人听到铜鼓声都会成群结队地赶来为青蛙送葬。在葬礼场上,搭着高台,竖着长长的纸幡,铜鼓横排在两侧,不停地演奏着,青年男女,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太阳落山之前,由长幡作先导,人们敲着铜鼓,簇拥着青蛙棺,送去青蛙墓地,由魔公献祭品,念祭词,做完繁杂的安葬仪式,才把青蛙安葬在固定的地方。有一首在蚂节中经常要唱的《蚂歌》是这样唱的:

  大年初一敲铜鼓,

  请来蚂同过年。

  请它坐上大花轿,

  全村男女庆新年。

  游村三十日,

  欢乐三十天。

  请得千人来送葬,

  请得万人来联欢。

  从此年年降喜雨,

  从此月月雨绵绵。

  人畜安宁五谷丰,

  欢乐歌舞落人间。

  在蚂拐节跳的舞蹈,主要有《皮鼓舞》、《蚂拐出世舞》、《敬蚂拐舞》、《拜铜鼓舞》、《征战舞》、《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打渔捞虾舞》、《纺纱织布舞》、《谈情说爱》、《庆丰舞》等十二个小节目组成。

  在上述舞蹈中,《皮鼓舞》、《蚂拐出世舞》、《敬蚂拐舞》、《征战舞》主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蚂的崇拜;《拜铜鼓舞》则由两人各持棍和树枝,分别戴禹王和尧王面具,从皮鼓前上场,面向铜鼓做“撩腿点步”走“之”形路线至铜鼓前,再做“平马蹲跳”两次,然后双手捧棍及树枝向铜鼓俯身躬拜三次,表现出对铜鼓顶礼膜拜的虔诚心情。

  而接下来的《耙田舞》、《插秧舞》、《薅秧舞》、《打渔捞虾舞》、《纺纱织布舞》、《谈情说爱》、《庆丰舞》等,主要表现得则是壮民族的稻作生产与文化。

  《耙田舞》由四人表演,两人着耕牛道具服扮牛,另两人各戴水神、农神面具,水神肩扛耙子在前,农神于后,两人裤筒卷得一高一低的,作驯牛动作上场。表演中,牛故意做调皮动作不听主人指挥,驯牛者做出跌倒、被撞伤的样子,动作风趣,表演诙谐,引人发笑。由于驯牛者机智勇敢,最后犟牛也被驯服,便老老实实地做耙田的模拟动作。耙田时,小蚂上场,从牛肚下穿来穿去,嬉戏逗乐。《插秧舞》由四人表演,均戴姑娘面具,身着女式斜襟上衣和长裙,头搭毛巾,站成一横排,面向铜鼓做模拟插秧的动作。《薅秧舞》则由四人表演,均戴后生哥面具,着农家便服,右手执拐棍,左手叉腰,站一横排做摸拟薅秧的动作。《打鱼捞虾舞》由两人表演,一人戴打鱼郎面具,身着青色上衣和短裤,腰间系鱼篓,手持鱼网,做撒网打鱼动作绕场一周;另一人戴村妇面具,着村妇便服,跟在打鱼郎后面,手持竹箕做捞虾动作。两人扮作一对夫妇,边劳作边逗趣,做许多令人发笑的滑稽动作,使舞场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纺纱织布舞》由两人分别戴歪嘴老人及村妇面具表演,老人捧纺纱车、村妇执线绞上场舞蹈,除做纺纱绞线模拟动作外,两人还作伸懒腰、互相捶背、嬉戏等表演,生活气息较浓。《谈情说爱》由四人表演,两人戴姑娘面具,着生活便服,攀肩搭腰,撑一把花伞走在前面;另两人戴后生哥面具,着生活便服,手牵手撑伞随后,缓步绕场对唱情歌,唱着唱着,场外的观众也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唱,此时,演员和观众的情绪融为一体,场内场外的山歌声此起彼伏,场面非常热闹。《庆丰舞》是蚂舞中的最后一个舞段,由两人戴后生哥面具表演,动作有“抬腿跳步”、“拍掌跳跃”等,舞步活跃,节奏明快,表现出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

  由于铜鼓与青蛙关系密切,人们也叫铜鼓为蛙鼓。在红水河流域一带壮族地区,蚂节是最为隆重的民间节庆,体现出非常浓厚的稻作文化意蕴。值得注意的是,铜鼓在壮族蚂拐节中是一件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神器:人们通过敲击铜鼓来与神灵沟通,因此,如果哪个村在没有铜鼓,是不能举办蚂拐节的。而整个蚂节,可以说都是在铜鼓声中进行的。

  由此,透过壮族最为隆重的蚂节,我们同样不难感受到铜鼓与稻作文化的紧密关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网 2006年11月11日

上一条: ·[董晓萍]流动代理人:北京旧城的寺庙与铺保(1917 —1956)
下一条: ·[汪小洋]汉画像石中的女娲
   相关链接
·[陈芳 董志君]布依族“扶马”风俗中的纸马与日本“绘马”·[王翼祥]简论我国稻作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内涵
·[王天锐]试论蜡染艺术的稻作文化内涵·[王宪昭]试析中国古代种子神话中的稻作文化现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