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陶立璠]保护古镇古村 传承民族文化
  作者:陶立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2 | 点击数:13785
 

  主持人:陶教授认为这种矛盾应该怎样解决?
  陶立璠:我觉得古村落古镇的居民实际上是在两个层面上生活,一个是物质生活的,一个是精神生活的。在物质层面上来讲,越方便越好,所以人们都在追求现代的生活。我们保护古村落、古镇,不是让人们还维持在原来的生活水平上,还是过去那么艰苦的生活,有好的不吃,有好的不喝,不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希望的是,在他们的空间里面,比如说家庭的一个空间里,完全可以改变室内的设施,可以用电气化的东西,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但是对于古村落来讲,因为我们要保护这种文化,我们就尊重原来的文化的样式,你就不能把过去的古老的建筑拆掉了,再盖个水泥的房子,那就失去保护的意义了。今天我们之所以把古村落和古镇作为一种文化来保护,也是在这个层面上来讲的,一个是物质的外观,另一个就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包括他们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这么想?使更多的人、更多的旅游者,或者是我们古村落里的年轻的小孩们,让他们知道我们对祖先是怎么生活的,怎么思考的?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种传统的教育。所以说传统和现代是并不矛盾的,处理得好的话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承的。

  主持人:说到这呢,我想起来我看到过的一些场景,我觉得至少在门头沟区斋堂镇,保护传统的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在逐渐增强。比如说,我们之前会看到,在斑斑驳驳的古墙上,人们会贴上瓷片,那现在没有了,现在是尽量仿造当年的砖瓦给它补上去。像这样的例子,杨老师可能看到很多。
  杨德林:这种例子到目前为止,在斋堂地区是非常普遍的。人们的保护意识不能说人人皆知吧,起码90%以上都能够很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文化的重要性,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认识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了。所以,人们在修缮当中,很自觉地去维护它原来的建筑形式,这是一个方面。那么从文化上也是一样,包括祭祀文化、庙宇文化,我们村这还有个什么庙,它里边有什么故事。现在基本上到每个村落里,一般人都清楚自己村落的这点家底。

  主持人:刚才陶教授也说到我们喜欢比较科学、比较先进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两年有其是一些都市的人在思想上越来越想要追寻一些过去的东西,您也是长期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有没有注意过人们这种心态的变化标志着什么?
  陶立璠:社会往前发展,现代生活越来越方便的时候,但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讲,人们可能要引起很多的回忆。所以,一个民族不能只是往前看,还应该往后看。往后看就是我们走过的道路就更加清晰了,从古代到今天,我们都走过了一个什么样的道路,特别是在社会高度发达的时候,人们的生活节奏很紧张的时候,你会发现人们的思想比较浮躁,浮躁的原因就是他确定不了他自己的目标了,究竟应该怎么做,所以就容易向传统靠拢。因为我们的传统,几千年来的儒家文化,我们不是说儒家的东西都是好的,至少是在我们今天讲的和谐这方面,比如说儒家的东西、宗教的东西,它经过沉淀以后,在人们的思想里边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一种思维,那么今天社会发展了,突然打破了这种思维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回到我们传统的东西,希望用传统的东西来和谐调剂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主持人:一个民族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而且追寻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人们精神上的思维习惯。那么,古村镇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载体,这样一种精神的家园,所以我们现在这种意识也越来越浓,要把我们的古村古镇古城很好地保护下来,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现在正在采取这样那样的措施,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各个部门正在配合,我们的民众这方面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同时,在这其中有一点不能忽视的,就是说在保护这些古村古镇的时候,有一个办法非常地重要,那就是立法。那么,两位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信息透露给我们,我们国家的立法情况现在是怎么样的?
  陶立璠:我们国家是有这方面法律的,就是《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已经公布很早了,而且也在不断修订,但是我们的文物法有一个很大的缺陷是没有把今天我们讲的民俗文化这一块,或者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块纳入到我们的《文物保护法》里面来。我们的保护法是,你作为文物的部分我才保护,那么有很多东西我们怎么来界定它是不是文物,在非物质文化这一块就非常难以确定,所以我们没有把这种东西纳入到法律体系里边去。今天呢就想再制定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有了这个法律,我们的很多工作就比较好做了。特别是政府这些部门,要做这些事情它就有了法律的依据,老百姓在保护的时候,也可以拿法律的东西来跟他们讲理,我觉得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可能很快就会出台。
  主持人:我们也整理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让我们通过这些资料来了解一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立法情况。
 


  背景资料:
  我国有关文物、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情况,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1961年国务院颁布《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颁布实施《文物保护法》,确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1984年国务院下发通知,提出设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概念,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补充;同时,我国签署了全部4个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新修定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并增加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制度。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1990年颁布的《著作权法》首次确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享有著作权并受法律保护;1997年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这是第一个关于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发展、人才保护的行政法规,而传统工艺美术的人才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2004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大会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世界上较早批准加入的国家之一。2006年11月14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之中。

  主持人:让我们期待更完善的一些措施,包括法律的出台,所谓过去的那些恢宏景象,今天我们还可以依稀看到它的影子,经过了历史的沧桑,到今天看来,就具有一些格外的魅力。今天,两位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保护,也做了不少的工作,我们从今天的访谈听出来两位在这方面有看到欣慰的地方,也有担忧的地方,我们这个节目有很多听众都是海外的听众朋友,包括华人华侨都在收音机旁收听,在节目的最后我想请两位给海外的听众朋友再来解读一下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些古村、古镇的魅力,跟我们的听众朋友再说几句话。
  陶立璠: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就要到内地,到中国大陆来,而且最好是到古村古镇上去看一看,那里可能保存了更加传统的东西。欢迎大家来!

  主持人:谢谢陶教授,杨老师最后跟我们的听众朋友交流几句。
  杨德林:古村落和古城镇的保护,现在已经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我们希望全国的乃至国内国外的有识之士,都参与到这个保护活动当中来,去保护好我们这些个先人留下来的各种文化遗迹,把它继续传承下去,源源不断地流淌在我们中国民族的历史长河之中。

  主持人:杨老师说得非常好,听众朋友,我们的古村古镇承载着您更多的记忆,也能容纳您更多的感情,欢迎您有时间常回家看看。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非常感谢两位专家,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上一条: ·[陶立璠]“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亚细亚民俗研究
下一条: ·[陶立璠]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传播研究
   相关链接
·邮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与创新交融论坛举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
·[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
·[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