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方言
面对全球化浪潮,人们如何接受它,并在其中生存下去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了方言(Vernacular)这一folklore研究的分析概念。一般而言,方言被理解为“本地的”、“当地固有”的东西,这里是指“与权威异质的,或者是权威难以控制(有时甚至是无法控制)的创造性的东西”。
北美的folklore研究者亚拉伯罕有如下论述。“民俗学者应当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它产生于人类在集体场合下的创造性的、方言的反应之中。这是我们应对那些让我们束手无策的力量的手段。方言的无作为和嘈杂正是主题的中心。人们在表达现在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参照过去的习惯互相交涉。民俗文化即使在处于支配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从‘folk’和共同人那里分离时,也能在所有层面与官方文化的构筑形成对照。滑稽、讽刺、狂欢的动机与文化生产相关时,其内部与外部都会显现出方言的活力。抵抗运动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抗压抑的政治体制时,能够维持精神的,是政治性、社会性的幽默。不仅如此,方言也潜伏在保全论者(保守主义)中。也就是说,与消费相对抗,尤其重视循环利用、改编、改装、修复、复原、定制,以及赋予量产产品和环境以人性”。
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叙述的权利”、“人类的创造性的、方言的反应”的探究,正是今后folklore研究的课题。
(本文原载于《文化遗产》2017年01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