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丹·本-阿默思]民俗的定义:一篇个人叙事
  作者: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   译者:王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05 | 点击数:9473
 

  从多伦多回来后,我花了一些时间准备发表我的论文,并在同事的建议下,将标题改为正式的也多少有点自命不凡的“迈向民俗学的新观念”,寄给《美国民俗学刊》。时任主编格林韦教授(John Greenway)拒绝了我的稿件。然而,他做了一个让步,告诉我他把这篇文章转给了德克萨斯大学的埃佩雷迪斯教授(Américo Paredes),学刊的候任主编。埃佩雷迪斯后来私下告诉我,虽然他不知道我的稿子是不是格林韦教授拒绝的最后一篇,但他还是很清楚地记得,这是他本人第一篇同意在《美国民俗学刊》上刊发的稿件。

  格林韦没有刊发我的论文,而是选择了我印第安纳大学的同学,威尔施的“关于定义的一则笔记”。那时威尔施在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德语系教书,他是一位优秀的年轻学者。1967年至1968年间,他在翻译科伦的《民俗学方法论》,向美国学生介绍民俗学经典。后来,他成为一位研究美国中部民俗的杰出民俗学家,至少出版了十一本著作。威尔施指出,定义一般都是无价值的,他还特别批评了我的定义。他劝告民俗学家不要反复界定民俗,指出意义的变动不居乃是语言的本质,“民俗”一词也不外乎是。他认为,定义是语言学而非民俗学的问题。他的文章宏辩深邃,使我认识到自己文章的明显的模糊之处。我的论点并不涉及“民俗”一词本身,而是涉及到那些被社会认定为特殊行为方式的社会和言语行为,正是针对这些行为,学者们使用了民俗这一术语。

  为我辩护的是理查德·鲍曼(Richard Bauman),我的一位朋友和同学。他在获得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硕士学位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文化与人类学专业深造。后来,他成为《美国民俗学刊》的编辑,写了许多关于民俗表演理论的书,成为一位国际知名的学者。他写道:

  “如果一位作者的一个不适当的标题遮蔽了文章真正的贡献,那么在1967年的多伦多的美国民俗学年会上,丹·本-阿默思的《民俗:再来一次定义游戏》就是如此。显而易见,民俗学者已经厌倦了旧的游戏,在本-阿默思的论文问世之前,罗杰·威尔施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并引起同行们的强烈共鸣。然而事实是,本-阿默思并不是真的在玩游戏,或者说他通过改写规则,打造了一个新的游戏。同意与否他的观点,对我们也没什么坏处,正所谓债多不愁,虱多不痒。虽然,他的论文刊出后自会作金石声,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回应威尔施提出的几个问题,只为让本-阿默思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充分重视。幸好,这些问题没有触及本-阿默思的核心观点。对于上述的旧游戏,本-阿默思不仅置身其外,而且,就像他在小标题中也强调的那样,他已经在重新定义民俗学的整个领域了。我们必须从这个角度来看待他的贡献。很显然,本-阿默思并不是在谈论民俗的材料本身,当然也不想被列入事项导向的民俗学家之列。他的贡献的意义在于,他从交际过程和行为的角度考虑民俗。他所做的,完完全全是在推进将民俗视为行为的研究。因此,他开拓了民俗研究的行为科学之路。这个重新定位指向了学科的宏伟前景,面对它,当威尔施和其他人文主义者恐惧、愤慨地退却的时候,对一些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正当其时。民俗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观念,现在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然而大多数民俗学家仅仅是观念上认可,而不是将其付诸实践。即使是文学学者,仅仅基于和平共处的理念,也会认可其合法性。但作为行为科学的民俗学却是新事物。”

  后来,学界一致关注我对民俗的定义,对此,鲍曼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于1967年去德克萨斯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1968年,《美国民俗学刊》时任主编帕雷德斯教授编辑第82卷(1969年)时,鲍曼成为他的同事。他们一起策划出一个关于民俗学理论的专刊,鲍曼担任“特邀编辑”。

  1970年夏天,我在印第安纳大学暑期班任教,请我的老师道尔逊教授审阅我的手稿。他以前是《美国民俗学刊》(1959-1963)的主编,我很信任他的判断力。阅后,他说:“论文很好,但是你必须在标题中体现出你的定义的独特性,以及如何独特。”

  “其实”,我回答说:“我是从承启关系的角度界定民俗”。

  我立即给帕雷德斯教授写信,让他把我的文章标题改为《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当时,他和鲍曼准备出版《美国民俗学刊》的理论专刊,他问我能否使用我已不用的论文标题作为他们专刊的标题。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在标题中突出承启关系这一概念,虽然我很喜欢它,但它在民俗学研究领域并不是新鲜事物。高斯廷(Kenneth Goldstein)在其《民俗学田野指南》中区分了人为的、正式的、非正式的、自然的、身体的、半正式的和社会的情景。邓迪斯(Alan Dundes)和亚伯拉罕(Roger Abrahms)强调了分析民俗文本时“承启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在承启关系中探求民俗的定义》发表20年后,我写了一篇回顾性的文章,讨论了此前这个概念在民俗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中的使用状况。然而,在他们的使用和民俗学争论中,“承启关系”是解释文本意义的概念。我建议,把文本和其承启关系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到在定义民俗时有许多属性是次要的、可选择的,甚至是根本不必要的,因而,通过将介词“在”插入到我的文章标题中,我意在说明,我所提出的定义是立得住脚的,因为民俗就发生、存在、表演在承启关系中。因此,民俗是出于实用的目的,在文化社会中的“小群体内的艺术性交际”。

  文章发表后,引起各种不同的回应。维戈斯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1972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的主席发言最引人注目。用尊敬的学者基特里奇(George Layman Kittredge)的话来说,维戈斯的发言是对围绕《新观念》形成的年轻学者在理论、方法和术语使用上的正面迎击。我和鲍曼两人的文章都成了批判的靶子。在听他发言时,我们相互会心一笑,显然都有种满足感。我们意识到,作为民俗学的年轻人,能惹起美国民俗学会主席的不满,说明我们做得对、做得好。

  当时的其他学术权威的回应较为矛盾。例如,曾因“伪民俗”一词引起学界骚动的道尔逊,同情他的学生,视其为民俗学界的“年轻的突厥人”。然而,在其《民俗与伪民俗》一书中评论《新观念》时,他却持保留意见,认为这个新趋势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新东西。这体现了威廉·詹姆斯的一个看法,即新理论先是被拒绝,接下来被承认是真的,但意义微不足道,最后又被认为根本不是新的。

  四十六年前,年轻的民俗学者更易于接受这一理论。就我个人的努力而言,我曾从不同途径探讨更传统的民俗研究方法。在这整个过程中,民俗的这一定义和民俗概念的核心,一直支撑着我,是我研究的基本前提。 

(本文原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18年02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崔若男]多尔逊与美国民俗学学科的发展
下一条: ·[姚新勇 周欣瑞]“南方”的发现,双重二元对立话语逻辑,百年中国神话学
   相关链接
·[西蒙·布朗纳]迈向实践的民俗定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