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徐赣丽]体验经济时代的节日遗产旅游:问题与经验
  作者:徐赣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22 | 点击数:7107
 

  因此,旅游开发应与遗产保护的直接对象适当分离,旅游作为产业,只要不违法、不损坏文化遗产,对其进行包装并使之进入旅游市场,本来无可厚非。作为民众生活的节日内容,一旦上升到艺术表现,在舞台上展演,其舞台空间本身也应允许创造和某种程度的虚构。例如,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作为对广西山歌艺术传统的推陈出新,其创新便应当给予肯定。在旅游场域的展演实践中,常有一些民众生活中的自我娱乐或仪式表演,被作为国家公共文化中获致认可的文化遗产而得到夸张地展演,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关键人物(“文化掮客”或文化中间人)的作用、文化展演背后编导的设计理念等,也应予以重视。通过展演能否使文化遗产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外来观赏者和本地社区居民如何看待这些展演等等,很多问题在遗产旅游、甚至一般文化旅游的研究中均未得到认真的追问,理应成为今后中国民俗学的旅游研究的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从世界各地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通过旅游展演实现文化保护是有可能的,其理由主要有:

  (1)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间艺术展演等旅游开发形式,有助于恢复和保护一些已经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由于展演是外在可见的,展演本身就是直观的学习场域,社区成员为获得经济利益,会主动去学习技艺和文化,并蔚然成风,不断延续。民间文化经艺术包装或加工而成为展演的对象,可使其外在形式被象征性地保留下来。

  (2)文化遗产的保护不是指完全不变地保存其原有状态,而主要是保护其核心和精髓,运用展演方式,象征性地传达其意义,有可能使文化遗产在创新中得到延续。但在通过艺术展演方式利用和保护遗产时,需要有分寸地进行,可以借鉴戈夫曼的“前后台”理论,有节制地开发利用。为了尽可能避免旅游展演对民间艺术的歪曲和变形,需要学者或专业工作人员的加入和持续支持,也需要组织举办各种层次的培训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保护意识和素养。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的评价标准之一,是对有关的群体发挥文化和社会的现实作用,因此,通过旅游展演而保护遗产的努力,也应以此为依据。把遗产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可以较好地延续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从而有利于当地社区的民生和文化认同。

  当然,“舞台真实”同“客观真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文化总是处在变迁之中,故其客观的真实也并非一成不变。通过旅游场域的展演,节日等遗产的精华和美好的一面,特别是其核心的价值得以使用象征手法表达出来,这便把文化观念转变为行为符号、或物态的象征,其对遗产的利用,未必会带来破坏。旅游展演如果实行前后台分离的做法,便可以避免过度的商业化。

  截至目前,对于节日等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旅游资源化、以及传统知识和观念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展演而转换成为象征性的文化资源等问题,中国学术界还缺乏具体个案的深入探究。至于“展演与文化真实性”、“旅游娱乐化与文化遗产的神圣性”之间的矛盾等在民俗旅游的社会文化实践中反复呈现出来的困扰,民俗学家应该秉持钟敬文先生提倡的“应用也需要研究”的姿态,积极投入节日类遗产的旅游开发等重大课题的研究,进而为中国的应用民俗学探索出今后发展的新方向。

(本文原载于《青海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情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菅丰]日本节日文化的现代形态
下一条: ·[萧放]全球化语境下的民族节日走向
   相关链接
·中山大学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 2024年全国高校非遗政策与实务培训班招生简章·“你好!中国”旅游推介会在巴黎举行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
·[张洁]宁夏乡村旅游与非遗融合发展研究·[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
·[徐麦]“地方”感知:民俗旅游研究新思路·[徐进]琅琊祭海节的原真性问题探讨
·[王娜]非遗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樊存常]孔孟故里山东济宁 梁祝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陈芳芳 王丽婷]双重场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徐鹏飞]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融合研究·[王晓涛]非遗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
·[刘洋]文化旅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维度:延长短链、联通断链、补全缺链·[林德山]从资源到资本:民间艺术旅游开发路径研究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