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作者:徐旺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7-19 | 点击数:26330
 

  三、不同文明比较视野下看“二十四节气”的独特性

  西欧早期文明也有农耕,也很发达,但是西欧的农业模式带有强烈的游牧特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欧洲的农业起源于雅利安人为了给家畜提供草料而产生的,说明欧洲在接受农耕方式之前,主要是游牧民族的天下。西欧与北欧的农耕是由西亚传播而来,新石器文化的出现同西亚农耕的扩展有着密切联系,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证实。欧洲的东南部即包括现在所说的爱琴海及巴尔干半岛地区,是最早接受西亚农耕文化的区域。西亚农耕沿着两条线路向欧洲传播,它们分别是在多瑙河中游一带形成的线纹陶文化和沿地中海传播的印纹陶文化[6]。

  在早期,欧洲的农耕更多是养殖或者畜牧生活的附属品,它的生产与生活哲学模式是与我们不同的另外一种模式,我们称之为征服模式。欧洲文明所带有的强烈游牧基因的主要特征是以征服为目标,所以它带有与农耕社会完全不同的另类色彩,尽管古代希腊的赫西俄德在其《工作与时日》一书中也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别“错过时令,误了农时”[7]13,但是总体上,西欧文明骨子里具有强烈的控制自然的属性,不会想到要与自然亲近并合一,而是走向另外一条道路,所以近现代的实验科学得以发明。事实也说明,西欧文明承接希腊文明,发明了近现代科学与技术,这是征服模式的产物,试图从事物的内部控制自然。他们的文化特点以基督教理念为核心,单子继承以控制人口,土地不能买卖,排他式移民方式,所以美洲印第安人被征服并遭遇劫难。西欧人建罗马斗兽场,力图挑战各类动物,其征服之心昭然若揭。西欧文明的农耕理念与中国“二十四节气”理念相左,不会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两者文化内核特征对比如下:

  上表所列的不同,最后在农业上,出现了一个最大的不同,即西欧必定会产生化肥与农药,而中国只有产生“二十四节气”。西欧文明开启了征服模式后,在农业方面是化肥、农药与机械的发明与运用,即工业文明产物在农业上的体现。化肥与农药是一种劳动力替代型文明产物,征服自然的特点明显,目的是节约劳动力与时间,把节约的时间用于征服自然和其他民族。承续欧洲文明特点的美国人,面对被征服了的印第安人的肥沃土地,在20世纪30年代因为滥用出现了著名的黑风暴,这是不懂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结果,所以后来有一些学者反思,提倡有机农业,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欧洲文明体系的产物——农药与化肥,在今天其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除了欧洲文明的理念无法产生“二十四节气”外,其他的文明也是如此。如印度,地理上不在四季特别分明的地域,且很早就被雅利安人文化征服,游牧文化特征明显,天文学也不如早期中国发达;日本与韩国虽然与中国近邻,但是不属于原生农耕文明区域,且古代天文学知识不发达,早期农学思想也基本向中国学习,受中华农业文明影响,不足以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非洲早期农耕文明相对落后,天文与农学知识体系不发达。

  西亚地区古埃及与古巴比伦文明是少数几个具备可能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的早期文明,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87年创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制定方法是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在地平线升起的那天(此时尼罗河开始泛滥)定为一年之始,一年三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加上年终5天节日全年共365天。这个历法每年只有1/4天的差数,是今天世界通用公历的原始基础。但是埃及人没有进一步像中国人那样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可能与他们只需要确定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即可有关,不必像中国人通过“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全年的生产与生活安排。当然,有些早期文明的天文学相当发达,但是并非所有发达的天文学都会指向“二十四节气”的发明。

  古巴比伦文明亦是如此,虽然也有发达的天文学和农业,但是其农学底蕴不足,并且该地区不同的部落与文明体相互攻伐替代,先是苏美尔,接下来是阿摩利人,再是亚述,再后是闪米特人,最后是波斯人,政权更迭频繁,不利于文明的积累。此外,他们只需要确定每年河水来临的时间即可,同样不需要发明“二十四节气”。

  新大陆地区尽管拥有较发达的农业,部分地区也处于四季分明的地区,如早期的印第安人所建立的印加帝国文化相当发达,他们为了观察太阳的位置以确定冬至和春分的日期,在库斯科城的东面和西面建筑了4座圆塔。此外,还在库斯科中央的大广场上树立一根石柱,利用日影测定时间。然而,他们的农学知识并没有与天文学同步发达,未能在早期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的理念,他们的文化也缺乏积累的基础,所以同样没有发明“二十四节气”。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崔若男]民俗学家的二十四节气新解
下一条: ·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共探“社区参与”实现非遗“活化”
   相关链接
·四时花开 ——“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展·“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暨摄影作品展通气会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
·中国农业博物馆拟建“二十四节气”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数据库·“二十四节气”创意作品走进联合国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学术研讨会 在安徽淮南市举行·邮政开展 “二十四节气”系列文化创意活动
·浙江省“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三门县举行·登封“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获专家学者认可
·冬至日开启“二十四节气”保护·“二十四节气”,未来如何传承
·古埃及历法与“二十四节气”惊人相似·中国哪些古书记载了“二十四节气”?
·文化部举行“二十四节气”列入“非遗”名录发布会·文化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意味着更多义务和责任
·“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任重道远·专家学者呼吁更好地传承“二十四节气”
·学者专访:“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社会有何功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何星亮]从传统节日看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