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3-28 | 点击数:4531
 
  非遗保护与传统节日文化主体性的建构
 
  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复兴热潮主要还是由地方或民间力量推动的话,2004年以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就是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国家行为。非遗保护政策给予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以正当性和合法性,使得这些原本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得到自然传承的民间文化有机会登堂入室,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之“根”与“魂”,得以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借着这股东风,2007年前后,一批民俗学者联合社会各界发出了希望政府改革假日制度、能在传统节日期间放假的强烈呼吁,并得到了人大代表们的支持。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我国实施新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体系,全年节假日总天数由之前的10天增加到11天,元旦放假1天、国庆节和春节各放假3天不变,“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增设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这是我国政府在时间制度管理上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走出了20世纪的文化反思时期,进入了一个文化自信的新时代。
  作为一项国策,20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建立了从国家到地方和基层的四级非遗名录机制和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不仅从外部确立了传统民间文化的地位和价值,而且着力于提升传承人、传承群体和非遗社区的行动能力,培育文化传承的内在驱动力。在目前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传统节日有76项(其中汉族节日42项),在总共492项民俗类非遗中占比大约为15%。这不仅因为节日作为重要的文化空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还因为其他很多非遗项目,如神话传说、祭祀仪式、音乐舞蹈、体育游艺、节日饮食等等,往往都附着在大型的传统节日活动之上,只有在节日期间才得以集中展演。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恰恰也正是非遗保护工作中所秉持的一个核心理念,也就是在保护和传承中特别强调个人、群体和社区的作用,重视传承者在保护实践中的主体性建设。这种主体性建设离不开学术研究的支持。只有在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牢固的文化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言:“我们要牢牢记住,我们国家的性质和历史,记住我们是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其中有的还是无价之宝)的国家,记住我们的主体性——我们在引进外国文化问题上的自主性、主动性!”因此,研究和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节日,梳理中国人时间观念与节日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摸清现存节日文化遗产的全部家底,就成了当代民俗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重要历史使命。
  21世纪以来,节日研究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于2009年批准、由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执行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包括文本、影像志和数据库三大部分,旨在记录和研究我国传统节日的原貌、演变和当代意义。据已故学者、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介绍,截至2021年,仅文本已形成5000多万字的成果,“含800到1000个左右的田野调查,也包括通过历史文献的查考对节日作系统梳理”。
  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倡导下,从2008年起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该项目以全国各地的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节日论坛、节日调研、节日期间的展览和展演活动等,目的在于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话语权,为节日文化繁荣发展出谋划策。笔者从民协相关部门负责人处了解到,2017至2023年,“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共计举办140次,平均每年在20场左右,参与人数已逾百万。
 
  在守正创新传统节庆活动中增进文化自信

  文化的主体性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有了主体性就会有创新发展节日文化的信心和动力,节日活动的品质与效果也能得以提升,参与者会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节日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内部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节日的复兴也能为逐渐空心化的乡村带来人气和活力,通过与发展旅游相结合,有效促进乡村振兴。与此同时,城市的传统节日振兴活动也可以为新移民带来融入当地社会的契机,让他们在都市生活中找到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建立文化自信所需要的前提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文化自信时特别强调:“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守正创新,是当代社会传承发展传统节日文化所必须秉持的行动原则。只有守住正,才能坚定对于节日传统的自信心,面对外来冲击不迷茫不动摇;只有创新,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求,让旧的节日传统在今天重放光彩。事实上,节日习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例如,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和清明节就曾不断相互融合,最后整合为清明节一个节日。古代立春曾经是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但在今天,立春的很多相关习俗被合并到了春节的系列活动中,只有少数地区才保留了立春祭、打春说春等习俗。
  从节日的变迁发展中,可以看出,传承节日文化遗产要与创新发展相结合,要顺应时代前进步伐和民众的精神与心理需求,不断地对节日的制度体系、主题和活动形式进行改良。勇于创新,实际上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一个社会只有对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有足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才会认认真真地去研究它、经营它、调适它,把它变成自己当下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原刊于《人民论坛》2024年第3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罗椿淑】

上一条: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下一条: ·[祝鹏程]谁之传统,传统何为:对当代北京相声传统化实践的考察及反思
   相关链接
·[张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使命及其传播路径研究·[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
·[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
·王宪昭:在古老神话中解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