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张举文]探索互联网民俗研究的新领域
  作者: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1-05-18 | 点击数:10078
 

二、互联网民俗研究的视角

  对互联网民俗的研究,如同对其他民俗类型的研究一样,应该是记录、分类和分析三个步骤,以实践者如何以新的交际方式构建或重构个人、群体以及国家认同为关注点,理解和分析实践者如何在维系已有的文化传统的同时吸收和创造新的文化。在研究方法上,也要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例如,如何进行互联网群体的民俗志记录?如何界定和区分互联网的新民俗形式与传统的民俗形式的关系?传统的民俗如何成为互联网民俗的基础?互联网民俗又如何影响现实民俗?互联网如何在个体、群体的认同构建中发挥作用,用什么方式?如何借助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解析互联网民俗事项?同时,还要对一些传统的基本概念有新的认识,如数字文本或数字化合成影像文本超越了传统的文字或实物文本概念,通过互联网形成民俗展演中新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如全球性的即时视频或网络会议等聊天互动方式所体现的“时差”与“地域差”等概念。其中,有关互联网民俗的民族志本身也形成了数字化文本(屏幕中的文字或影像)或民俗影视文本。

  无疑,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民俗研究的一部分。民俗学家陶立璠早在2003年就将互联网视为民俗学研究的“必然”,指出“中国民俗学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人才库,建立数字化民俗图书馆和数字化民俗博物馆”,这在预示“中国民俗学借助Internet的时代已经到来”的同时强调民俗学数据库必须“建立在民俗学田野作业的基础之上”。当然,民俗学者在进行田野作业记录之后,还要回答更深入的问题:“更新换代日益加快的‘新媒介’如何影响并重构了普通生活者的日常交流方式?”。

  除了运用现有的民俗学理论与方法外,互联网民俗也引发了一些特别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此,一些国内外民俗学者已经有所关注,并提出了一些框架性概念和研究范例,特别是对“网络民间文学”的界定。例如,自媒体等交际和传播形式的出现,丰富和强化了网络语言,普及了民俗影像,但也为“民”的群体性提出新的界定问题。传统的民间文化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得到记录、传承和发展,如“非遗”项目的数字化等问题,探讨这些问题需要将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个体与群体的创造性、跨地域的认同协商、社会经济与政策等问题都更加相互依赖。传统的民俗类型概念、功能与表演手段等也在不断得到新的界定。事实上,早期互联网交际中的单向性已经转换成双向性和多向性,这也扩大了民俗的跨地域和跨文化交际。例如,通过互联网读报纸、读小说、看新闻、看画报等单向接受行为已经转换为讲故事、说笑话、对歌、示范、参与表演等互动性行为。如此,传统的谚语、笑话、成语、民间故事、神话、童话、民歌、民间舞蹈、民间手工等民俗类型也通过“面对面”的交际而得到传承和发展。

  在研究互联网民俗时,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理论问题是,以互联网民俗作为内容和目标的研究与以互联网技术作为手段的研究,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研究范畴。如上所述,前者是民俗学者考虑较多的问题,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研究方法本身也是新的民俗学研究路径。与此相关的两个概念是“数字民俗学”(digital folkloristics)和“计算民俗学”(computational folkloristics)。

  数字民俗学是指民俗学与数字信息学的交叉,其理论基础是数字民俗搜集理论、数字民俗分类理论、数字民俗传输理论和数字民俗模拟理论。构建数字民俗学的基础是数字民俗搜集理论。由此,数字文本、数字民族志(民俗志,digital ethnography)等概念和领域也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发展。同时,数字民俗学也与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数字学术成果(digital scholarship)、数字方法论(digital methodology)、数字文化(digital culture)、数字时代(digital age)等概念密不可分,更与数字时代的法律与伦理融为一体。近些年来有关数字民俗学的研究论著愈发引起跨学科兴趣,开始走向有规模的发展道路。

  为此,在方法上不仅要确定理念、概念、文理科交叉研究的衔接点、个案对象和方法,还要对个案跟进调查,同时要对上述其他分支理论通盘思考。例如,利用微信、博客、电子邮件、网页、小视频等形式记录的民俗活动和内容便是数字化的民俗事项,属于数字民俗学范畴,因此也是数字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建立数字民俗档案资料库是数字民俗搜集与分类的必要基础。

  计算民俗学的概念是美国民俗学者蒂莫西·坦盖利尼(Timothy R.Tangherlini)等人于2012年提出的。他们认为计算民俗学是民俗学的子学科,并初步定义说“以计算机算法为研究方法的民俗研究属于计算民俗学”。计算民俗学本质上是方法论的革新,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民俗学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创新。其方法论层面涉及民俗研究全过程和民俗档案的全生命周期:从采集、立档、存储、分类、索引、检索,到呈现、利用、分析解释乃至分析工具的开发,每一步都可以运用计算机和信息传播技术来实现。

  其实,在计算民俗学这一概念提出之前,就已有学者探索利用计算机技术作相关研究。如20世纪70年代初便有美国学者尝试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史诗研究,并成功利用计算机分析史诗的步格和韵律。此后,各地的民俗学研究机构和民俗学者积极开展民俗资料数字化和数字档案库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日趋频繁。美国民俗学会构建的“民族志同义词”就是一种可检索的数字民俗资料库。

  计算民俗学不同于数字民俗学。计算民俗学主要侧重于运用计算机算法来开展研究性分析,或基于现有数据库进行研究,或利用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改进现有数据库,而非基础性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计算民俗学是在前期数字化、数据化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力图使民俗研究步入算法时代。计算机算法给民俗学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和创新空间,也带来了新挑战。面对数字形式的研究对象,坦盖利尼认为民俗学者应当特别注意四个方面:

  一是搜集和立档。民俗学者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搜集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作调查研究,但网络爬虫抓取到的数据可能引发侵犯隐私等相关伦理问题。不同于前数字化时代的民俗资料管理,由此方法获得的大量数据必须有合理的档案管理体系。

  二是分类、索引和检索。以往的民俗学分类,是基于分类者个人的语言、学识水平和掌握的有限资料而得出的。计算机算法能够基于民俗语料库建立相关的统计模型,可以帮助学者作超越个人能力的分类和检索分析,在类型、母题等问题上可以建立和使用更广泛的资料库。

  三是可视化和导航。可以运用诸如地理信息系统、时间线、统计图表、社交网络图等可视化方式呈现民俗资源。比起传统的民俗地图方法,低成本GIS软件的出现和易利用的网络地图服务为制作民俗学提供了便利。

  四是计算分析。基于优质数据和数据库,用计算机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民俗学的文本细读之外,运用文本挖掘分析、可视化等技术实现的“远读”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宏观视角。

  当然,对互联网民俗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互联网民俗本身的发展变化,相关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不但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特别是利用心理分析等方法对互联网民俗的功能的研究,是民俗学者可以作出独特贡献的领域。例如,在面对各种灾难时互联网上的谣言和笑话等传统民俗内容和形式如何激发或缓解各种矛盾、如何释放心理压力、如何协调各种关系等,都可以研究。再如,互联网传播的笑话(段子等)、谣言以及相关的其他民俗类型,逐渐成为“网络文学”,似乎对应于传统的民间或口头文学。如何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提出有益的阐释,这不仅是学术问题,也是民俗学服务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下一条: ·[赵旭东]庙会民俗的认知范式研究
   相关链接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
·[董晓萍]数字民俗搜集理论·[张多]信息社会与现代民俗学发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