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田兆元]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与神话资源转化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6-19 | 点击数:9760
 
 
  这就是民俗学叙事形式视野下的诸葛亮研究,一种扩展性的神话学研究。我们初步见识了民俗叙事三形态研究的优越性,后来的研究则更为成熟。如雷伟平在《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中讨论三官信仰在上海的复兴问题:“叙事理论是解决上述核心问题的主要实践。其中的语言叙事、物象叙事以及行为叙事是本书在探讨当下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的复兴时所关注的重点。”[5](P28)随即在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官信仰的谱系与认同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同样贯彻了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的理论要点。而张晨霞对于山西帝尧研究采用了同样的视角,是三种叙事形态讨论,讨论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帝尧传说故事谱系。当我们对于白蛇传故事纠结于法海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余红艳博士却专注于白蛇传的景观叙事。陈永香讨论彝汉神话互鉴,同样是从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出发的。神话叙事研究的三形态说,已然成为神话研究的一支有影响的力量。可见,对于神话的三种叙事形式及其现代转化的研究,在神话学界已经具有较大影响力。
 
  这时,我们发现现代转化其实就是形式的转化。在语言文字叙事、仪式行为叙事,以及景观图像叙事之外,当代的影视媒体与数字叙事,以虚拟的形式代替前三者,成为当下重要的叙事模式,也是最为重要的转化手段。但是数字多媒体不能舍弃三种基本的叙事形式。
 
  语言文字的叙事,即所谓的神话重述,是当下神话转化的具有国际性的一种形式。当然这取决于重述者的水准与影响力。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出版社参与的“重述神话”系列中,我国作家叶兆言重述了《后羿》故事,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这些故事得到了长篇演绎。这种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还有待观察,但是语言叙事重述转化,却是神话重述最基本的形式。从口头转化为书面的叙事,是现代神话转化的突出形式。
 
  仪式表演的重述,现在成了很多地区的大型表演的主题,无论是“印象刘三姐”,还是“印象西湖”,神话传说以梦幻般的色彩,呈现出波澜壮阔的景象,都是迷人的。我们把这种表演称为表演性景观。这种表演是仪式性的行为动作呈现,但是其本身却构成了景观效果,是可用于观赏的。当然这样的表演成为戏剧、影视作品,成为网络作品,那就成为了综合的形式,但是仪式表演是其核心。而较之传统的小规模的仪式形式,现代的仪式设计,其场景、手段、传播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神话研究者是不是神话表演的设计者呢?或者至少是主题的设计者,是考量神话研究转换的基本要件。
 
  而神话传说的景观重塑,对于神话的转化就更为关键。雷峰塔倒掉了,那是鲁迅先生在世的时候的事情,几十年过去了,杭州人决定重建雷峰塔。这既是恢复杭州城市文脉,又是旅游景观重建。而最本质的是神话传说的现代转化——神话传说的景观叙事。如果说杭州原本有一个雷峰塔,那镇江除了金山寺,其他的景观是没有的。但是镇江人做了一个“白娘子爱情园”,那就是一个典型的神话文本的创造性的形式转化,景观叙事是神话叙事重述与现代转化的大动作,也是发挥其当代影响的大事。
 
  神话的现代转化重述,或为了文化认同,或为了地域形象,或为了教育与文化传承,或为了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甚至是具有以上全部动机和目的,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语言叙事、仪式叙事、景观叙事或者数字多媒体叙事这些形式,神话的现代转化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所以,我们讨论神话转化,首先要从这些叙事形式入手。
 
  语言的重述要遵守哪些原则?仪式表演如何征服人心?景观如何产生力量形成认同?数字技术与神话内涵如何和谐发展?这诸多的问题,非常专业,有待神话学研究者与相关行业联手,共同推进神话的现代转化。
 
  神话学家必须有自己的专业话语、技能,以及传播传承方略,神话的现代传承才有可能。
 
                                                                                                                                                                                                                                                                                                                                                                                                               (本文发表于《长江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曾祥委]关于南雄珠玑巷移民故事的研究
下一条: ·[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
·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