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龙圣]地方历史脉络中的屯堡叙事及其演变
——以四川冕宁菩萨渡为例
  作者:龙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2-26 | 点击数:6452
 

  (三)“南京青石桥”:修谱与对始迁祖的叙述

  1、文献匮乏与修谱的困难

  那么,祖先何时而来,来自何处?这一问题在当时并不容易弄清,因为当地明代留下来并能看见的家族文字资料少而不详。例如,就连宁番卫最高官员卫指挥史李家,在明代也未能修成一部完整的家谱,仅传下来一张万历年间由指挥史李应春画的宗图,上面简单记载了自明初以来历代祖先的名讳,并没有关于祖先来历的记载。此外,明代墓碑也很少,当地许多家族自始迁祖以下的好几代都没有墓碑,其名讳、世系往往也很难弄清。比如西昌毛家屯刘氏,据说其始迁祖为刘元,苏州府昆山县人,洪武初年领兵镇守建昌卫。而乾隆十年创修族谱时,刘松蔚在《谱序》中便说:

  每忆先代以来,祖灵木主森森并列,不乏其人,而坟山墓穴独有古房侧西河岸十余坟冢,二三四世全无碑碣,表扬姓字全没无征,五六七世半有碑碣,纪功名号,犹可考证。

  《刘氏族谱》还记载:“第一世祖:元,……庐室坟墓俱在毛家屯大河左右,伊时土地初开,风气朴素,率多简陋,未能安立碑石表扬姓氏,至今坟墓无考。”可见,由于没有墓碑记载,刘氏在乾隆年间修谱时,已不知始迁祖刘元坟墓的具体所在,只模糊记得在毛家屯大河左右。而自刘元以下的二三四世祖也没有墓碑,根本分辨不清哪一座墓属于哪一个人,哪一个人出自哪一祖先。例如,刘氏根据木主得知二世祖有:刘现、刘惠、刘章、刘正、刘海、刘相六人,但“此世六祖,俱无祖所出,坟墓全无碑碣,不知某祖所出某祖,传述无人,不敢妄书”。其余,自三世祖以下至七世祖,要么“碑碣全无”,要么偶有碑碣却“碑碣残坏,名号脱落”,因此就连祖先字号、世系也难以厘清,更不用说知晓祖先具体来自何时、何处这样的问题了。

  上述现象在当地是比较普遍的,很多家族在清代创修《族谱》时,也都暗示本族最开始的几代祖先没有墓碑,或名号世系难以考证。此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显示,冕宁许多家族墓地中,往往始迁祖及其以下几代都没有明代墓碑,一般都在清代道光及其以后才为其补立。因此,在乾隆中后期开始重视修谱的时候,是极少有明代碑刻可供参考的。

  2、借助“南京青石桥”集体记忆追述祖先来历

  由于时间远隔,又缺乏相关资料记载,因此修谱之初往往只能凭借故老传闻来书写祖先的来历。由此,地方的集体记忆开始在这一时期成为各族追述祖先来历的文化资源。而“南京”、“青石桥”恰恰是其集体记忆中的两个核心要素,一方面,冕宁许多屯堡人祖先确实是来自南京,洪武二十五年“置建昌、苏州二军民指挥使司,及会川军民千户所,调京卫及陕西兵万五千人往戍之。”由此可知,冕宁、西昌有相当的屯堡人祖先是从“京卫”,即南京的卫所抽调而来的。因此,来自“南京”(清代多称江南)是冕宁、西昌许多屯堡人的重要记忆。

  另一方面,明代南京城内确有叫做“青石桥”的地方,并且部分军户到达西昌、冕宁后仍以此为落脚地命名,“青石桥”也因此成了他们重要的集体记忆。据明代《南京督察院志》记载:“青石桥,在攸字铺以上,俱系府军左卫四连仓旁地方。”可见,明代南京城内的确有“青石桥”,而且刚好是卫所驻地,自然成为附近军户记忆自己来源地的重要标志。为了加以纪念,他们到达建昌卫后,即以青石桥作为落脚地的名称,这点在冕宁文家屯邓氏《族谱序》中有所反映:

  始祖端一公……(洪武)十四年辛酉秋九月,以颖国公傅友德为征南将军征云南,凉国公蓝玉,西平侯沐英副之,公以指挥使从。十六年癸亥春三月,颖国公还,西平侯留镇,加公征南副将军,进抚小云南(即今宁远府,现改西昌)公携夫人郑氏及家将百余,周吴邓王与焉。彼都底定,旋于青石桥(即今穿心堡)代管留守苏州邑(后改宁番卫,现在改冕宁县),驻菩萨渡(在城东门河外二三里)。

  文中小字注明“青石桥”即“穿心堡”,据邓家人说“穿心堡”就在西昌市邛海边上。笔者曾前往穿心堡调查,当地人说“穿心堡”老地名就叫做“青石桥”。由上可知,“青石桥”是军户刚到达建昌(今西昌)时命名的,后来屯堡修建完毕才正式命名为“穿心堡”。由于它是部分军户最初的落脚地,所以西昌县的许多屯堡人也具有“青石桥”的记忆。可知,“青石桥”确实是当地部分军户共同的记忆。此外,据冕宁城南三分屯几位陈姓老人回忆,宁番卫官衙旧址位于现在冕宁县城西街靠北处(今已改建为县粮站),其旁就是“青石桥”,那一带以前是个洼地,很多在城内及城边居住的人家都知道。可见,冕宁也有作为地名的“青石桥”,而且就在卫衙旁边。关于“青石桥”到底在西昌还是冕宁的问题,三分屯陈家和文家屯邓家曾就此事争论不已。实际上,两地都有“青石桥”的说法并不矛盾。原因是,冕宁部分屯堡人祖先是先到西昌,后调冕宁。上文提到的菩萨渡始迁祖王宝即先于洪武二十三年到建昌卫(今西昌),洪武二十五年升苏州卫指挥(今冕宁)。又如宁番卫指挥佥事程谅,先是洪武二十三年任建昌卫中所世袭正千户,二十五年因在月鲁帖木儿之乱中守城有功,升苏州卫世袭指挥佥事。这两个例子与文家屯《邓氏族谱》也记载其祖先先在西昌“青石桥代管苏州邑”,后来才驻守冕宁菩萨渡的说法是一致的。如此,“青石桥”最先指西昌的穿心堡,是部分京卫军户到达西昌后最早的落脚点,后来又有部分卫所官兵因平定月鲁帖木儿之乱立功,被派往宁番卫镇守,青石桥的记忆也因此被带到了冕宁,并成为卫衙旁边的一个地名。故,“青石桥”才成为冕宁、西昌部分屯堡人的共同记忆。

  综上可知,“南京”、“青石桥”是冕宁、西昌屯堡人集体记忆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所以在祖先情况无文可征的情况下,就成了地方家族借以书写祖先历史的文化资源,同时由于是部分军户共同记忆,自然也就成为大家认可的族群符号,一说起是从“南京”、“青石桥”来的,也就意味着是明代旧族,所以许多屯堡家族在修谱时,都把它作为祖源地写进自己的族谱中。

  3、菩萨渡的案例

  “南京青石桥”作为集体记忆成为家族书写祖先来历的例子,可以菩萨渡周王邓三姓为例加以详细说明。

  由明代《王裕墓志》可知,菩萨渡王姓始迁祖王宝、王观为河南祥符人,其父王恩在洪武初年因从征有功,升金吾右卫百户。后来王宝继承官职,先后调任贵州普安卫、四川叙府、建昌卫、宁番卫。王宝病后,王观接替兄职来到宁番卫。从王氏祖先经历来看,他们老家在河南祥符,但却因调动到过很多地方,这一特点使得不好简单说祖先究竟来自哪里。说是河南祥符人自然没错,但后来王家又搬到了南京,再后来又陆续搬过很多地方。所以,明代墓志或者传记对祖先经历都会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以避免简单化的叙述。但到了清代,情形却大不相同,因为时间久远,其祖先经历不可能记得这么详细,只能有个大致的印象,因此只有那些重大、深刻的集体记忆才最有可能成为书写祖先来历的资源,而其余细节则被遗忘和过滤掉。例如,王氏到了乾隆四十三年编修《王氏族谱》时,就只能跟据当地集体记忆来追述祖先来历了:

  兹有王氏之裔绪,号超先者,追念始祖王讳观,字音儒,太原故郡,江左世系,自移建南,近四百载矣。其始不过一人,至衍庆数百男,此亦积厚而流长,根深而叶茂者也,遂殷然有报本之思焉……

  自弘武七年设法至十七年止,原籍南京(即今江南也)应天府兴化县青石街王家巷第四家人氏,初入建南左所镇军千户,于时屡遭兵燹,族谱失散,世远年湮,难以详记,姑记所闻,以祀诸后。

  可见,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王氏对明初之事的记忆已是十分模糊,甚至只能记得王观为始迁祖,而不知道王氏兄弟两人均来到宁番卫的情况,而且对王观来到当地的时间记载也有误。至于其来自“南京(即今江南也)应天府兴化县青石街王家巷第四家人氏”,自然也是“难以详记,姑记所闻”的结果,即在当地集体记忆“南京青石桥”基础上加工编撰出来的。

  道光二十九年,王氏子孙为王观树立墓碑,上书:

  公者,太原著籍,江左世系。南京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桥王家巷其故里也。因洪武英烈荡平天下,于二十三年奉命补镇,初入建南居于左所,身膺户侯之职。厥后番夷猖獗,来兹把守,遂创业于斯。

  可见,“青石街”又进一步被修正为“青石桥”,以便更符合广为流传的说法。而王观达到的时间被修改成洪武二十三年,正好是王宝调任建昌卫的时间,当时与其同来的军士不少,因此这一时间点也就成为共同的记忆,如大约成书于乾隆四十二年的邓氏《谱序》便写到其祖先邓宝于洪武二十三年到达。王氏应当是在进一步搜集旧闻的基础上对移民时间做了修订,但却因为不知道有王宝的存在,所以又张冠李戴到王观的头上。由此可见集体记忆对祖先叙事的深刻影响。

  除王氏外,周邓二氏对祖先的追述也是如此。周氏在乾隆三十一年首次编修族谱时写道:

  余家祖籍南京,创业兹土,荷蒙祖功深厚宗德悠长,荫佑绵远,子孙繁茂。历今数百余年,十有数世,原谱之传,兵燹失之。百十年来,无籍可稽,虽族人重本笃亲,而系序之淆其曷能免,今我族共际,国运昌隆之世。欣逢皇上仁孝之恩,家声亦振矣。乃见远近昭穆,涣散难稽,繁衍曾孙愈传愈远,几不知本源,所自心焉虑之,因是仰体。

  从“百十年来,无籍可稽”可知,周氏修谱时并无文字可据。而且又提到“纵五世以前,稽考不周,未免得罪于先人,而百世以后,率从有据,尚可籍于后代”。按照这一说法,其根本不知道从始迁祖开始前五代人的具体情况,那么祖籍南京自然也是传闻而已,至于始迁祖姓名和移民时间在整篇序文中丝毫没有提及。然而,仅仅过了三年,周氏再次修订谱序:

  世处南京应天府兴化县青石板猪市街。余始祖周全公,洪武奉命来斯,为左所八名总军。

  此时,周氏始迁祖明确为周全,职务为八所总军,移民时间为洪武年间,来源则采用了“南京青石桥”的说法,周氏祖先来历由此变得更为清晰。至道光二十六年为始祖立碑时,“始祖周全公原籍南京应天府兴化县,其人出类超群,以明洪武七年奉抚治此地番夷……遂家于普咱渡。”,移民时间又进一步明确为洪武七年了。而洪武七年恰恰是乾隆年间王氏谱序记载的祖先移民时间,周氏对祖先移民时间的确定极有可能就是受到王氏的影响。以上周氏的情况,非常典型地体现出清代冕宁家族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如何一步步利用传闻来建构祖先来历的过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山田仁史]蟹与蛇——日本、东南亚和东亚之洪水和地震的神话与传说
下一条: ·[李向振]重回叙事传统:当代民俗研究的生活实践转向
   相关链接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武靖佳 胡燕]从村落节俗到舞台展演:溱潼会船的变迁研究
·[吴言]劳作模式与村落共同体的关系·[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沈昕 孙宇梦 葛惠芳]文旅融合背景下传统村落文化的空间生产研究·[李向振]公共事件中的村落政治及其实践逻辑
·[高忠严]巷道:理解中国村落的重要分析单位·[李向振]庙会献戏活动与村落生活的运辑
·[吕涛宇 易谦柳]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代表性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存在现状调查研究调研报告·[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
·[郭炳亮]中国村落防御史论纲·[白莉 张晓玫 袁浩哲]传统村落数字乡村建设路径研究
·[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张磊]村落公共性再生产中的知识权力机制
·[扎西卓玛]中国传统村落中的非遗探究·[于学斌]以乡愁文化为基调的村落景观再塑
·[杨桂珍]二零二零年山东省莱州市某村落的一场婚礼调研·[薛俊丹] 南石山村仿古陶器生产与村落社会关系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