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刘启振 王思明]西瓜与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融合及其动因
  作者:刘启振 王思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2-13 | 点击数:10376
 

摘要:西瓜源自域外,其传播、推广和普及不仅为中国带来了优质果蔬,而且丰富了原有的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生活。中国的元旦(春节)、上元节、端午节、荐新、立秋、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等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都不同程度地吸纳和融合了西瓜元素。究其原因,西瓜至少在生物特性、成熟时间和生态特性等三个方面契合了传统岁时节日民俗的宗旨和诉求。作为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西瓜是一笔非常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当注意挖掘其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使之得以有效保护、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西瓜;岁时节日;民俗;西瓜文化;西瓜灯


  西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一般认为其原产地在非洲。西瓜经由陆上丝绸之路传入古代西域地区,确切引种时间待考。契丹人征讨西域回纥(回鹘)时偶然得到西瓜种子,至迟在五代时期已经掌握了相对成熟的栽培技术,并在辽国核心统治区域内形成规模种植。北宋靖康之变后,金人入主中原,西瓜又辗转引至黄河中下游和江南地区,元代以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扩展。历经千余年的培育驯化,现在南北诸省区市均有栽培,别具特色的地方品种繁多,同时还形成了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西瓜民俗文化。学界对于西瓜民俗文化关注较少,研究也相对薄弱,具体情况笔者已有拙作专门进行过综述探讨,于此不再赘述。西瓜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岁时节日民俗又是西瓜民俗文化的关键一维,非常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探讨。萧放、董德英整理了近年中国岁时节日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的岁时节日研究首先就要注重岁时文献的整理研究,因为文献的知识基础是开展相关探研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笔者在蒐罗众籍的基础上,试图耙梳中国传统社会时期的西瓜岁时节日民俗文化,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国传统岁时节日民俗中的西瓜元素

  岁时节日风俗被认为是各类民俗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类民俗。中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基本上都是与古代农业文明相伴而生。传统岁时节日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等诸多特点,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民系繁杂,“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很多岁时节日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又有所差异,往往体现出地方性的特点。西瓜传入中国腹地,成功实现了本土化或在地化。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西瓜逐步同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风俗实现了融合,成为许多传统岁时节日民俗活动中的重要角色或元素。

  (一)元旦(春节,含上元节)

  春节又叫“年节”,古称“元旦”、“元日”。自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开始,夏历(农历)正月初一便被固定为“岁首”,此俗一直延续至今,已有两千余载。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可谓普天同庆。中国多数地区此时正逢冬春之交,天气相当寒冷,作为夏秋时令果蔬的西瓜通常难以出现在这个时候。然而,凡事总有特殊。位于东南沿海大陆架上的台湾地区有着独特的水土气候特点,冬天温暖,夏季炎热,为各类水果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台地一般于农历八月深秋时节方才开始种植西瓜,腊月隆冬之际恰好成熟。台湾西瓜尤为著名,早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成为进献皇宫的贡品。这里的人们有在春节食用西瓜的习俗,如郁永河《裨海纪游》记载:“西瓜盛于冬月,台人元旦多啖之”。此外,西瓜还被用来作为春节的祭品,乾隆《重修台湾县志》所载进士王必昌《台湾赋》曰:“番檨熟于盛夏,西瓜献于元日”。云南有些地方的西瓜成熟较早,春初就已经采摘,人们在正月十五上元(元宵)灯节时则进行吃西瓜比赛,并且以瓜皮雕刻为灯。清代乾隆年间,元谋县“西瓜春初即熟,上元灯节竞馔西瓜,且镂其皮为灯,货其子于四方。”其近邻武定直隶州亦有此俗。据清代《节序同风录》所载,在很多地方正月十六又有嗑食西瓜子的习俗:“炒西瓜子,装衣袖随路取嚼,曰嗑牙儿。清代浙江钱塘人范祖述曾作《年终竹枝词二十四首》,其中的一首写道:“新正十六返娘家,轿带箱笼人带娃。打点来朝收祖像,今朝还要吃西瓜。”可见,彼时杭州一带有正月十六食用西瓜的风俗。

  (二)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夏季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值仲夏,炎暑将至,疫病易生,为了驱疫除魅,民间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菖蒲、蒿草,薰苍术、白芷,饮雄黄酒,贴钟馗画像,等等。而在台湾地区,西瓜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角色,通常与粽子一起作为礼品相互馈赠。清初台湾史地风俗杂记《台海使槎录》记载:“五月五日,……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馈遗。”乾隆《重修台湾府志》亦载:“五月五日,……彼此以西瓜、肉粽相馈遗。”乾隆《重修凤山县志》、乾隆《重修台湾县志》也都有相同表述内容。除了作为礼品之用,西瓜还被当作祭祀神祇和祖先的贡品。《安平县杂记》曰:“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彼此以西瓜、肉粽、焿粽、凤梨、白糖、香珠相馈赠。……例于午间备牲醴、大面、肉粽、糖粽、西瓜、凤梨、番檨、白糖、桃李以祀神及祖先。”咸丰《噶玛兰厅志》又云:“端午日……祀神以西瓜、桃果之品。”实际上,不只清代的台湾有是俗,元代大都宫廷之内也在过端午节的时候进献西瓜。元季熊梦祥《析津志》为最早记述今北京地区风土人情的一部专门志书,其中讲到端午节时言道:“五月天都庆端午……节前三日……光禄寺(进)酒、凉糕、密枣糕、粇米粽、金桃、御黄子、藕、甜瓜、西瓜,并同各大衙,并依上年故事。”

  (三)夏日荐新

  西瓜还是中国古代汉族祭祀礼仪——“荐新”中的重要供品。荐新礼是一种以初熟的谷物或时令果品来祭献天地神明和祖先的祭仪。《析津志·岁纪》篇记载了元朝宫廷荐新的活动:“五月……太庙荐新:果:桃、李、御黄子、甜瓜、西瓜、藕、林檎、李子。”明代立国之初就制定了完备的荐新制度:“洪武元年定太庙月朔荐新仪物。”每月的荐新物品均有不同,西瓜用于农历六月:“六月,西瓜、甜瓜、莲子、冬瓜。”南京奉先殿荐新时,“六月:莲百六十枚,甜瓜三十枚,西瓜三十枚,冬瓜十八枚。”清沿明制,“其月朔荐新,……六月杜梨、西瓜、葡萄、苹果”。康雍年间,西瓜也用于六月的荐新之礼,“今每月荐新,……六月西瓜”。不只宫廷贵族重视荐新之礼,民间也很流行。元代《析津志·风俗》载:“六月进肴蔬果。京都六月内,月日不等,进桃、李、瓜、莲,俱用红油漆木架。蔬菜、茄、匏瓠、青瓜、西瓜、甜瓜、葡萄、核桃等,凡果菜新熟者,次第而进。”清索宁安《满洲四礼集》介绍了满洲人祭天祭神、婚礼、慎终丧葬、家祠祭祀等礼俗,其中《四时荐鲜杂仪》篇记载:“六月荐:西瓜、香瓜。每龛各二盘,每盘西瓜各一个,香瓜各四个。”再以江南为例,“崔寔《四民月令》:‘初伏,则荐麦瓜于祖祢。’吴俗,则以立秋日荐瓜。而昆(山)、新(阳)、常(熟)、昭(文)志皆云:‘立秋日,按时食西瓜。’”由此也可以看出,西瓜出现在荐新仪式上的时间不同,反映了南、北方西瓜种植制度存在着不小的区别。

  (四)立秋

  吃立秋西瓜为汉族民间相当流行的岁时风俗,人们认为这样可以蠲除暑气和避免痢疾等疫病。每年夏历立秋这天,农家要向亲友邻舍相互馈赠西瓜,亦有食瓜饮酒者。清人顾禄《清嘉录·立秋西瓜》记载,在清代的江南吴地,“立秋前一月,街坊已担卖西瓜,至是居人始荐于祖祢,并以之相馈贶,俗称‘立秋西瓜’。或食瓜饮烧酒,以迎新爽。有等乡人,小艇载瓜,往来于河港叫卖者,俗呼‘叫浜瓜’。”传说立秋日吃西瓜、喝烧酒,可以避免患疟疾。实际上,中国很多地方的民间都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或“咬秋”。这一风俗源于古代“秋报”祭祀之礼。北京的习俗是立秋当天早晨吃甜瓜,晚上吃西瓜;江苏各地立秋时刻吃西瓜咬秋,认为可以防治生秋痱子。天津等地也流行咬秋,但咬秋咬的是西瓜,并且讲究在立秋的那一时刻吃西瓜或香瓜。清朝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在上海郊区农村,咬秋这个习俗变成了向亲友邻舍馈赠西瓜。平素吃的都是自家所种之瓜,这天必须吃亲友送来的瓜,除调换口味外,主要是通过互相品尝,发现良种,交流改进种植技术。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夕节”,又称重七、巧节、巧日、巧夕等。清代《节序同风录》记载:七月初七这天,“雕西瓜为透漏花样,谓之‘花瓜’。夜供中庭,至晚有蛛丝络其上为得巧。”清人吴珩(字我鸥)《西瓜灯》一诗中咏道:“一壶泻尽三升液,卍字雕成七夕花。”“卍”一般认为是汉地佛教的重要符号,可见清代中后期花瓜已经渗入了佛教的元素。其实,七夕雕镂花瓜的习俗由来已久,至迟在北宋时期就相当流行。宋代《东京梦华录》载:“七月七夕……又以瓜雕刻成花样,谓之‘花瓜’。……至初六日、七日晩,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需要指出的是,此处的花瓜未必是用西瓜雕刻而成,很可能是甜瓜之类,因为目前还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北宋汴梁地区已经存在西瓜。据刘宗迪研究,宋代的七夕风俗较之前代大为改观,出现了众多前所未见的节物,这种变化应是源于西域文化在中土的传播和接受,从而认为中古以降西域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节日风俗。联系到后世雕镂七夕花瓜专取经由西域传入中华的西瓜作为原材料,可知此言确矣。此外,七夕节还有雕镂西瓜灯的习俗,明代江苏昆山人顾潜《七夕儿辈镂西瓜为灯奉娱老祖戏作》诗曰:“一种灯毬别样工,团团苍玉透玲珑。东陵莫谓成闲散,犹有丹心在此中。刳瓞焚膏照夜阑,光生尊俎溢清寒。太平儿女呈纤巧,添得高堂一饷欢。”儿孙辈们通过制作进献玲珑精巧的西瓜灯向长辈表达孝顺之心,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切合七夕祈盼团圆聚首的主题。

  (六)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祭祀先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风俗深受道、佛两教影响,燃放河灯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项活动,传统说法认为这是为鬼魂引路,河灯熄灭即标志着鬼魂通过了奈何桥。河灯一般先利用彩色纸张做成荷花状,然后与小木板固定在一起,也叫“水旱灯”。西瓜传入中土并得到规模种植之后,人们发现挖空的西瓜壳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西瓜灯也就逐渐取代了原先的纸木河灯。于是,雕镂、燃放西瓜灯成为明清时期一项非常普遍的民间习俗。在这一天燃放西瓜灯,流行于东南、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甚至在西北的青海、甘肃等一些地方,也有放西瓜灯的风俗,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如此。人们在镂空的西瓜上,插上点燃的蜡烛,放入河中漂流,以漂得最远者为胜。清代康熙时期的宗室文昭《西瓜灯》一诗言道:“雕琢工夫半日能,天然形状可为灯。青丝笼贮团圞月,碧玉球剜皎洁冰。细出花纹殊烁烁,冷含火焰自棱棱。中元也复随儿戏,试问元宵有未曾?”康乾年间,汉军正红旗人朱伦瀚作《七月十五日应制赋西瓜灯二首》:“碧落生新爽,嘉时敞御筵。三秋秋始届,七月月初圆。瓜刻星灯灿,莲装宝炬然。四方歌湛露,率土乐尧天。”“佳节镂瓜巧,绵绵颂圣人。蚌珠呈广座,星火照通津。露浥莲宫静,风回桂殿新。秋成民业遂,随序乐皇仁。”清代《节序同风录》言:“(七月)十五俗曰鬼节,曰中天节。……拣圆美大西瓜,雕镂花鸟或诗句,燃烛,玲珑悬之祠门,谓之‘花瓜灯’。”可见,西瓜灯也可以悬挂在祠堂门口,已经不再局限于放在水中了,但是两者用意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引导鬼魂。

  赛神是古代神祇崇拜的一种形式,由来已久,其具体活动方式有很多类型,赛大猪、赛大鹅都是常见的内容,各家各户将宰杀之后的畜禽集中摆放设祭,请天地神明评判孰大孰小,场面相当隆重。广东瓜乡百姓将赛神活动进行了改造和创新,悉心挑选出自家所产最最优质的西瓜作为祭祀用品和评比对象,谓之“西瓜会”。清光绪《广州府志》对此有载:“西瓜产山南堡者尤多,每岁七月中旬,村人赛神作‘西瓜会’”。孩童们也在这天进行“赛红”游戏,一般是在西瓜切开之前辨其红白是否应验以为胜负,但有时也会制定特俗的比赛规则,《节序同风录》有云:“(七月十五)小儿剖西瓜赌赛,以子与瓤色样奇异者为胜。”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王文章 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下一条: ·[菅丰]日本节日文化的现代形态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5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7-8月受理)
·深切缅怀刘锡诚先生——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施爱东:学术工匠的个体民俗志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民俗研究》:2024年第4期目录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5-6月受理)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3-4月受理)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