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禁风节:广西瑶乡百年盛会
  作者:莫喜生 文红妹 陈英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21 | 点击数:10669
 

 
 
禁风节上,瑶族青年唱起瑶歌,传情言志。 


 
在禁风节吹响牛角号的瑶族师公。 


 
  2月11日是农历正月二十,在广西临桂县宛田瑶族乡,一万多名瑶族同胞迎来了禁风节。当地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此起彼伏的山歌,伴着阵阵吆喝声在高山峡谷间飘荡。

  禁风节上能人辈出

  一年一度的禁风节,是临桂县宛田瑶族同胞的重要节日。这天瑶族男女老少皆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喜气洋洋,一是庆祝当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二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

  禁风节也是瑶族民间艺人表演各种绝技的舞台,上刀梯、下油锅、走火砖等等惊险刺激,舞狮、唱山歌、跳竹竿等也十分热闹。今年83岁的赵明才,身材高挑,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行动敏捷。他是当地有名的师公和礼生,除全程主持瑶民们还“盘王愿”时的各种法事,还是历届禁风节的见证人和参与者,对瑶族同胞婚丧娶嫁、满月做寿、新屋上梁等民间习俗了如指掌。

  赵明才说:“过去禁风节前后持续三天,传统节目惊险刺激,观众大呼过瘾。但是现在只能在瑶民们还‘盘王愿’时一饱眼福。”说起禁风节的种种民俗,赵明才滔滔不绝。“现在不上演这些惊险节目,一是因为节目的表演成本高,普通的瑶民家庭难以支撑;二是怀有这些绝技的奇人愈来愈少。”赵明才说。

  17岁就随父学艺的赵明才,是临桂县瑶族乡中有名的“活地图”和“记事本”,他的足迹遍及十村八寨。有时,他还到邻近的黄沙瑶族乡,或者更远的龙胜县和灵川县,料理诸如老人做寿、婴儿满月等礼生,负责迎来送往或者主持仪式。赵明才有一手独特的绝技,就是跳瑶族的长鼓舞。他动作轻盈,一米长的腰鼓,在他手里,或上下或前后、亦左亦右,发出“彭、彭、彭”的悦耳的声响。

  瑶族是能歌善舞、情感丰富的民族。瑶族的山歌传情言志,人们在劳作时唱歌,农闲时也唱歌;高兴的时候唱歌,失意的时候也唱歌。过去,临桂县瑶族乡曾经流传这样的话:“发财早不如生仔早”,受传统观念影响,这里的青年男女大多早婚早嫁,是山歌“马拉松”和山歌“沙龙”帮助他们喜结良缘的。

  今年70多岁的赵秀友和妻子赵兰香,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山歌大王”。夫妻俩十多岁就会唱山歌,他们不但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而且夫妻俩嗓音特别好,在和别人进行PK时战无不胜,能够连续对唱几天几夜 。除禁风节,七村八寨里只要有重大活动,都能听到这对夫妻和别人对唱山歌。

  今年73岁的赵金恩,一生中见过的场面数不胜数,是身经百战,远近闻名的三戒法师,其拿手好戏是表演上刀梯,下油锅,走火砖,他的表演常令看客们目瞪口呆,赞叹不已。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2-02-1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越]龙年再话民俗
下一条: ·[吉国秀等]东北地区“二月二”节日传承、记忆碎片化与主体缺失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欧贝然]民俗类非遗的再造与复兴
·[李明洁]瑶族“追魂”与“赎魂”仪式的调查报告·[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郭正宜]网络作为"新田野":〈四海瑶亲歌来会〉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王倩 陈东云]瑶族节庆文化符号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研究·[沈德康]论瑶族神话的分类体系、情节模式与思想特质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