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老照片
龙年元宵节到了,沈城处处洋溢着喜庆、和谐的节日氛围,大红灯笼也已悬挂在大街小巷、家家户户。
元宵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十年前的中山公园、南湖公园、北陵公园元宵灯会仍是老沈阳们抹不掉的美好记忆。
著名民俗学家齐守成先生对历史上沈阳人如何热热闹闹过元宵节有着深入的研究,2月3日,他与记者唠起历史上的元宵节盛况时,引用了清都察院左都御史、著名诗人姚元之的一首记述盛京(今沈阳)四平街(今中街)灯市景象的诗来形容:“三官台起大街中,箫鼓清歌落半空。正是早春残雪里,珠花红树报年丰。”在他看来,元宵节可称为沈阳历史上的“狂欢节”.
清代时,盛京的习俗是在每年灯节的前三天,开始在四平街上搭起高台。高台上设有三官的“神像”:天官、地官、水官。民间传说天官(尧)赐福,地官(舜)赦罪,水官(禹)解厄,因而张灯结彩,表示庆贺。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箫鼓笙歌,争相吹打,琴声悠扬。大街上横挂彩绳,上贴五色纸,沿街各店铺门前都设灯联匾额,光如白昼。
正月十五,也称为元宵节、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唐代大诗人卢照邻在他的《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元宵节也很受重视,灯的样式十分丰富,赏灯活动更加热闹。明代,元宵节要连续赏灯10天,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了。到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可是活动的规模很大,盛况空前。这种情景,在盛京更是如此。
满族妇女的特殊习俗:“走百病”
齐守成先生介绍说: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间,要过春节时,各官府衙门于农历十二月十九至二十二的四天内封印,到第二年正月十九至二十一的三天之内,开印正常办事。封印期间,要临时设置灯官,又称灯政司,开印后撤销。有意思的是,灯官要装扮成府衙的官员,头上戴缨帽,身穿长马褂,骑在木扁担上,由两人肩抬而行。还有一人扮成灯官娘子,倒骑在驴背上跟随在灯官之后。在几个衙役和丫环数人的前呼后拥下,挨门挨户去查灯,哪家如果没有张灯或灯数不足,都要罚以一定数量的元宵。如今,入选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锡伯族灯官秧歌,就是从那时传承下来的民俗。
历史上的沈阳灯节,全城除了要在闹市张灯3天。还要开展龙灯、狮子、高跷、秧歌、旱船等民间娱乐活动。
齐守成先生说:沈阳民间过元宵节都要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同汉族过元宵节一样,生活在盛京的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到了正月十六日的当晚,满族妇女三五成群,结伴远行,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这叫做“走百病”,是满族妇女的一种特殊习俗。
扭秧歌,在清代也是过元宵节的一景。缪润绂,字东霖(1851-1939),沈阳人,光绪18年(1892)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俗谓“点翰林”),在他的著作《沈阳百咏》中有这样的记载:“新春又说唱秧歌,妞妮争夸江老婆。谁是主人谁是客,团团听打凤阳锣。”元宵节时,商贾等杂扮男女装束演唱凤阳歌,扭秧歌。沿街围观的人特别多,一时间街巷为之堵塞。
正是因为当时的娱乐活动太少,所以一到了元宵节,有热闹看,有灯谜猜,连平日足不出户的女子都会出来逛街,甚至连皇帝也要走出宫门来。因此,这一天被形容为沈阳人的“狂欢节”并不为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网-沈阳日报 2012-02-06 13:38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