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1963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看到有绵竹年画的展览后赞叹不已,欣然作《西江月》一首:
真是洋洋大观,
仿佛回到四川。
门神皮影真好看,
回忆幼时过年。
无怪产生扬马,
后来又有子瞻。
工人手艺不平凡,
千载百花烂漫。
我细细解读郭老的“浪漫”,却发现其中的实在——“回”是肯定回不去了,只能在“仿佛”中看美术馆里的年画时“回忆”童年的乡俗,分明道出了中国人告别“传统”步入“现代”这一长期过程中产生的尴尬与无奈。
其实,早在七十多年前,一位叫王干青的绵竹人就宣布了这朵花的凋零——他看到当时绵竹年画作坊多因资本亏损宣告停业,作坊工人纷纷改行,仅存几家作为副业但做工粗糙简陋,已不是早先的模样,也写了一首诗,诗曰:
城南灯花记当年,
列肆画图襁负看。
鄂国壁间毛发动,
明妃马上鬓眉纤。
冠裳想见贞观治,
环佩依稀月夜还。
不是他乡逢比日,
丹青零落不成妍。
今日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文化上的全面变革,而这个变革最早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一变,意味着几千年凝固的传统生产方式和文化结构将彻底瓦解。当农村的父老乡亲都具备了充足的经济能力,家家户户都一定会学城里安上一道据说连警察也打不开的“防盗门”,谁还会贴一对《双扬鞭》,指望着它来保护家宅平安呢?
传统民间年画,不只是年画,它们原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和生产方式严密民俗生活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失去了——随着我们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心情。
众里寻她千百度
当标志新的文明曙光的五四运动开始以后,人们就料到了传统文化必然在中国新文化模式登台的时候退场。随着近百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证明了果真如此——竹子悄不作声地离开了,绵竹年画也说不清在哪一天告别了乡村新春的门户。
珍贵的东西就在身边往往并不觉得珍贵,当失去它的时候才会真正觉出它的价值,这句十分通俗的大众格言用来描述文化转型期人们对待传统民间文化的普遍心态倒是十分确切。于是,几乎在意识到将要失去它的同时,便有人开始了“寻找”——
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风俗调查会”,成立之初便意识到:“风俗调查的事业,除记述以外,要从物品的搜罗做起;然后才能得到好的材料来研究。将“征集关于风俗之器物,筹设风俗博物馆”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并在很短的时间里很快“征集各地的新年风俗物品(如神祇、年画之类)……共二八六件”。在南方,隶属于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会设立了“民俗物品陈列室”,之后几年间就已收集“首饰、衣服鞋帽、音乐、应用器具、工用器具、小孩器具、赌具、神的用具、死人用具、科举遗物、官绅遗物、民间唱本及西南民族文化品物十四类陈列品凡数万余件”。
1937年,杭州民众教育实验学校师生将收集的以年画为主的若干民间艺术品在杭州做了一次“民间图画展览会”,钟敬文先生曾撰文向大家推介,“民间的画家,往往能够用那简朴的线条,或单调而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民众所最关心、最感动的事物的形象”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2012-01-16 01:50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