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是一间租来的小房子,人称“冷宫”。有朋友对他说:“古人云,编志不得志,得志不编志,只有官场上不得志的人才去编志。”符策超并不这样看,他说:“我从来没有当官的欲望,却有为文的爱好,编书正恰我意,如鱼得水乎。”他还写下了一首自勉诗:“安于清贫耐寂寞,挖土文艺笔当锄,吾侪肩负千秋业,唯为利荫万代儒”。
说起编志,有常言道:不怕编不了,只怕无资料。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才能编出高质量的集成志书。符策超迎难而上,为了收集文艺集成志书的资料,他与课题组同仁可说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成年累月奔波于乡村山寨。徒步走千里,风雨无阻挡,他们满身疲惫,行色匆忙,衣带渐宽。在进入编纂阶段更是难题百出。国家对编纂文艺集成志书的标准严格,书稿要求科学上没错误,思想上没糟粕,艺术上无硬伤,而且要体现全面性、科学性和代表性。每部集成志书须经全国顶尖的文艺大师“三审验收”,数量与质量都达到国家级志书水平方能出版,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回顾那些日子,有些事情仍历历在目。符策超说,在编纂谚语集成时,送审谚语1万2千条,总编辑部经严格初审、复审,删去非谚语的顺口溜2千条,只剩下1万条,并提出再增加8千条的要求。天呀!经过十多年兴师动众的搜集和整理才得到1万条,现在要再增加8千条,谈何容易!因为每增加1条,都要翻阅原有的上万条,看看有否重复。符策超暗暗叫苦,央求总编辑“高抬贵手”。可负责海南卷的总编辑部副主编李耀宗教授说:“集成志书不相信眼泪,为保证书的质量,不能不提出这样的要求。主编马学良教授临终前还说到海南卷的编纂问题,他说,质量问题不能让步,文化‘长城’不能在海南这段塌腰。”
大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使符策超深知责任重大,他领命再挑重担,广泛发动文化工作者,重点寻访对谚语有研究的专家。他自掏腰包请黎族文化学者王文华等人茶叙三刻,得谚百多首。“立竿见影”的收获使他乐此不疲,一连找了上百位这方面的专家学者,花了2年时间,终于增加了有海南特色的谚语8千条。
编纂文艺集成志书最难是撰写每部书的综述。综述是全书的精华提要,也是最费神的宏篇论文。有6部集成志书的综述出自符策超之手,字字句句都是蘸着心血写成的,他对人说过:“写完一篇综述的论文就觉得全身瘫软,每篇综述论文都是一次考试,不下足苦功夫就无法毕业”。而编纂每一部集成志书又何尝不是如此?他对采风得来的浩繁资料,一篇篇地阅读、整理、分类,撰写,甚至一字一字地校对,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熬白了头发。
海南八部文艺集成志书终于完成了,而这位海南民间文艺的老专家却没有挂笔,又投入了编写海南省文学艺术志书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肩负起新的工作担子。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搜狐-海南日报 2006年08月19日14:47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