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历史民俗学

首页民俗学专题历史民俗学

[施爱东]谈西王母形象的历时变迁与层累造史的减法问题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30 | 点击数:4751
 


  西王母的原始身份一直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对于西王母从战国末期到北宋年间的形象变化,却可以通过画像、文献勾勒出一个大概。

  西王母的政治待遇

  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的早期身份似乎只是昆仑丘原住民的管理者之一,职位不高,政治待遇不算优厚,手下的侍从也只有三青鸟。据郭璞的解释,西王母很可能是天界“司法干部”。从《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的故事来看,汉代的西王母已经辞去司法部门的领导职务,改任仙药管理部门的“总经理”,在其身边聚集了玉兔、蟾蜍以及青鸟等侍从。汉武帝时,司马相如写过一篇《大人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西汉时期的西王母尚未搬入瑶池,依然满头白发,处在戴胜穴居的在野状态;第二,西王母大概掌握了长生不死的秘诀;第三,西王母清静淡泊,只有三足乌为她提供日常服务。汉哀帝年间爆发了一场末世恐慌,当时西王母的地位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变身为末世度劫的救世主。

  西王母最早的居所在玉山,为帝都昆仑之远郊,住宿条件也不大好,《山海经》称其“穴处”。直到西汉年间,西王母一直住在这里。大约在西晋初,西王母搬到了瑶池,其具体行政职务大概相当于昆仑帝都的“墉城区区长”。道教神仙谱系建立之后,将所有女仙的“户口”都落到了墉城区,这样一来,西王母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全仙界“妇联主席”,进入道教“全仙界中央委员会”。

  西王母的仪仗与仪容

  西王母的座驾同样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俭入奢的过程。右表显示了西王母容貌及着装的改良进度。

  从表中可见,随着西王母行政职位的提高,衣服越穿越繁复,相貌越来越年轻,容貌越来越美丽。最后返老还童为一个20岁左右的美貌姑娘。

  有汉一代,“戴胜”一直是西王母的标志性装束。随着西王母地位的提高,文学家们不断对“胜”进行美化和升级,由普通的“胜”升级为“玉胜”、“七胜”。到了《汉武帝内传》,道教文学家们突然对西王母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大洗底,甚至把她的标志性饰物“胜”都给撤掉了,换上一顶“太真晨婴之冠”,进行全方位的整容和改装。

  “层累造史”与“弃胜加冠”

  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的理论,被后人简称为“层累造史说”。顾颉刚使用了“譬如积薪,后来居上”以说明“时代越后,知道的古史越前;文籍越无征,知道的古史越多”的道理,基本上只讲了“层累”、“积薪”、“重复”、“愈放愈大”的一面。事实上,顾颉刚在孟姜女研究的系列文章中,更多地强调了“变”。对于故事演变,他曾先后使用过“演化”、“变化”、“迁流”、“变迁”、“讹变”、“纷歧”、“改变”、“发展”、“转变”、“转换”等不同表述。既然是“变”,当然既包含着“加法”的变,也包含着“减法”的变,而不是单纯层累叠加的“譬如积薪”。可是顾颉刚本人并没有专门论述过加减法的问题,所以后人往往以单纯的“层累递加”来理解顾颉刚的“层累造史说”。

  从西王母形象的变迁中我们看到,并非所有功能都是可以累加的,“弃”是故事演变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所谓“弃”,就是在进行加法运算的同时,还得有相应的减法运算。当道士们给西王母戴上一顶“太真晨缨之冠”的时候,他们也必须摘下西王母头上戴了上千年的“胜”。

  从“胜”到“玉胜”、“七胜”、“七种”,是一个层累增饰的过程,但是,从“胜”到“太真晨缨之冠”,却不是单纯地将新冠加到西王母头上,同时暗含了将旧冠放弃的过程。在“层累造史”的过程中,“加”是显性的,是有明文说明的,而“弃”却是隐性的,是内含在过程之中,没有明文说明的。

  总之,用顾颉刚“层累造史”理论分析西王母形象的变迁,我们看到,随着西王母政治地位的不断攀升,其居住条件、仪仗规格、座驾档次、侍从人数等各项生活待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可是,我们同样看到了“层累造史”的另一面:当西王母戴上“太真晨婴之冠”之时,也是“胜”被摘下之时;当身边站满美貌侍女之时,也是三足乌下岗之时。在“层累造史”的过程中,虽然加法是主要方面,可减法也不可忽视。在历史的维度上,我们正是通过对各个局部“弃胜加冠”结果的有序排比,来完成对于整体“层累造史”的叙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年08月23日 16:28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陈书录]吴歌越吟:诗化的江南民间文化
下一条: ·[施爱东]欧洲变色镜中的中国龙
   相关链接
·[王小明]视觉人类学视野下的西王母图像审美探究·[刘蓓]精神人文主义视野下旅游景区中的神话主义
·[丁本恩]西王母本义及其形象、信仰变迁考·[杨延平]汉代西王母神画嘉禾图像再探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吴新锋 胡港]甘肃泾川文旅景区中的西王母神话主义·[高静]架桥求花:中韩祈子仪式的对比研究
·[毕旭玲]神话中的西王母是“瘟神”?·[钟宗宪]死生相系的司命之神
·[赵宗福]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张怀群]泾川西王母宫与西王母文化
·[余粮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西王母信俗·[赵惠俊]笙簧里的变容:西王母神话中侍女形象的流变
·[干春松]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不是夫妻,那她的配偶到底是谁·第三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年会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邀请函
·第三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年会暨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征文启事·[吴新锋]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多元文化图景
·青海·湟源西王母文化论坛顺利举办·赓续中华道统 弘扬优秀文化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