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生活网讯(记者龚亮勇/文 游拥军/摄)2011年已经过去了十多天,但在大多数人心里,这一年还未翻过,它的最后一页应该是兔年除夕夜。这一心态源于春节这一古老的节日,在与“国际接轨”的今天依然散发着无可比拟的文化号召力。
但不少有着怀旧情结的人却发出感叹:手写的春联如今成了印刷品;家里做年糕、糍粑时的腾腾热气已化作商场超市的熙攘人流;熬夜守岁的人越来越少……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虽然在不断蚕食着浓浓的年味。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集结点,春节依然是所有中国人的心灵归宿。
传统习俗里的浓浓年味
文明路一栋居民楼里,一户人家门外张贴着一副传统春联——— 手裁的红纸,毛笔书写。
这家的主人名叫向建亨,一名76岁的老者,他坚持自己写春联至今,为了记忆中那些传统年俗。43年前,向建亨远离湖南老家来到桂林,他对当年那种浓浓的年味回味不已。
“春节前十来天,学校就组织杀年猪,大块的猪肉腌制成腊肉串在各家门前曝晒。蒸年糕、打糍粑的热气弥漫着每一户人家的小屋。那几天,帮人写春联会写到手腕酸疼,但心里却喜滋滋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向建亨说。
41岁的秦武明关于年味的回忆,是从腊月二十三那天大铁锅的肉香味开始的。
“那天是‘小年’,吃上一顿难得的丰足晚餐后,母亲会将灶台边一张写着‘灶君神位’已经熏得发黑的红纸条扯下,念念有词地烧掉,说是将执掌一家人一年伙食的灶神送上天。而除夕这一天,一张新的红纸会贴在灶台边,名为‘请灶神’。”秦武明说。
当小年刚过,嘴里的肉味还未消散,秦武明会和几个兄弟姐妹早早起床,与母亲一道翻箱倒柜地打扫卫生。因为“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意味着“除旧迎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年味最浓烈的时刻,则是除夕和大年初一。那种相当隆重的仪式,依然烙在李青的人生记忆里。“除夕这一天,父亲会在家中摆上祭案、祭品,点上几炷香。青烟缭绕的堂屋内,几代人排资论辈向已故祖先的牌位下跪祈愿。大人们的脸上满是虔诚表情,而孩子们更惦记的,是稍后诱人的年夜饭和口袋里的鞭炮。”
家中一年来最丰盛的菜肴,摆在了除夕夜的饭桌上。平日里寡淡的饭菜,让还是个孩子的向建亨总忍不住多嚼几块肥肉,但肠胃适应不了突然的油腻,结果就是年年除夕得拉一回肚子。
年夜饭后,家族里的老老少少就在篝火边守岁,孩子们围着老人听故事,年轻人则扎堆拉起家常。夜深,人们都努力撑着眼皮驱赶睡意,人们都相信,守岁能守到来年的财富、健康和吉祥。
天刚蒙蒙亮,在家门口守候已久的秦武明和父亲便燃放挂在竹竿上的鞭炮,噼噼啪啪的响声在村子的各个方向此起彼伏。“常常是天还没亮,就有人开始放鞭炮了,叫‘抢头炮’,争先求个吉利。”
小睡后吃过早饭,李青说他会迫不及待穿上码在床头的新衣,和大人一道走街串户拜年。“熟人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或‘过年好’。孩子向长辈拜年,要鞠躬作揖,上衣的口袋就会被塞进红纸封好的压岁钱。”
向建亨说,那时的年初一到十五,除了拜年,他最喜欢的是到处闲逛,观看搭台上演的彩调、渔鼓。
春节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生活有莫大关系。春播秋收,春节是一轮生产生活的结束,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在这个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节日里,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呈现出独有的状态,以表达对来年的祝福和企盼,经不断的发展和固化,形成了春节传统习俗。
也正是这些年俗,营造出浓浓的春节氛围,让过年充满喜庆、情趣与魅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 2012-1-12 9:52:0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