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吴孟婕]追寻过去的年味儿:剪纸风俗盛 皮影戏元宵登场
  作者:吴孟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13 | 点击数:10585
 


鲤鱼跃龙门  

  一

  时间意义上的农历春节还在路上,但那种被称为“年”的生活方式,已经在无数种私人期待中渐渐开启。关于“年味儿”,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它或许是形容词:自古以来,人们对“年”有一种盛情,过年过年,重在一个“过”字,道道工序都马虎不得。然而,也正是这些带着浓浓乡音的老讲究,让老百姓的日子有了郑重的仪式感,咂摸出一股甜味儿。透过在街转角遇见的一串串腊鱼腊肉,土灶里冒出的腾腾热气,以及吸足了冬日阳光后略带糊香的新衣新被,你还可以嗅她的芬芳。

  它也可以是动词:年的意味,藏在大街小巷张牙舞爪的龙形灯饰里,藏在五彩缤纷的糖果包装纸里,也藏在寄托着深深祝福的民间手工艺活儿里。人们不假思索地参与到买灯笼、置年货、写春联这些习以为常的中国传统年文化的“热身活动”中,点睛之笔当然还是除夕夜远方归游子推开家门的一刹那——这时,窗外大朵大朵的雪花,桌上热气腾腾的饺子,荧屏里锣鼓喧天的春晚,还有那积蓄了一整年的思念,也就找到了宣泄和安放的通道。

  再没有比它更能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底蕴深厚的传统生活方式了:春节至,民俗兴。纵观浙江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不管是舞龙、祭祖、贴窗花,还是剪纸、社戏、看花灯,一切对生活、对未来的理想都在这个时刻迸发出来,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平安喜乐”。

  二

  过大年,除旧岁,固然,一切都是新的好。唯有过年的气氛、习俗,却是旧的好,且越是乡土越是醇厚,越是原生态越显权威。对,要的就是那个“年味儿”。而重新温习过年的“规矩”,还得请老人们出来讲故事——

  譬如86岁高龄的温州乐清市细纹刻纸工艺美术大师林邦栋。

  一张纸,落在孩子手中,可以填充丰富的色彩;在姑娘的巧手下,可以成为喜庆的窗花;而林邦栋更神,那双翻飞在红纸屑中的手能在一寸见方的纸面上刻出50道细腻线条,幻化出令人叫绝的魔力。

  乐清的细纹刻纸与南宋的龙船灯相辅而生。由于装饰元宵龙船灯的需要,民间艺人逐渐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形成了玲珑剔透的艺术风格,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名——“龙船花”。当地的剪纸风俗极盛,每年正月元宵更臻高潮,林老告诉我们,关于此还有一个传说:明洪武十三年间,海上倭寇频频犯境。一日,又有倭寇数十人上岸行凶,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百姓奋起抵抗,战斗中,36名勇士壮烈牺牲。以后,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前后,人们都要为他们制作精美的龙船,以示纪念。

  在林家200来平方米的屋内,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地上放的和柜里藏的,全是题材、色彩、尺寸各异的作品,不下几百幅。如今,林老的儿子林顺奎、孙女婿黄孟也加入到这份事业中,成为细纹刻纸的第五、第六代传承人。老人年事已高,轻易不“出手”,但只要一提刀刻花,仍然手不颤,气不乱,刀刀入微,丝丝相扣。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这些天,他一口气刻了好几幅以“龙”为主题的小作品。“龙船花遇上龙年,12年等一回,多应景!”老人的笑容里,仿佛看到了细纹刻纸的未来之路。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新网-浙江日报 2012年01月13日 11:37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崔普权]腊月与腊八
下一条: ·春节话题:年俗变化背后的时代变迁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吴宇佳]传统年俗与数字时代的互动研究·[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