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郭于华:社会记忆与普通人的历史
——凤凰网文化视线第5期
  作者:郭于华 凤凰网文化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27 | 点击数:15864
 

活动现场

  编者按:本期凤凰网文化的“视线”栏目邀请的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现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郭于华教授,谈论社会记忆中与普通人间的历史关系。

  我们常常骄傲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同时,也会说,它经历了很多苦难的岁月。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族群兴衰的故事举不胜举,在近代史上,我们经历了战争、社会运动等等历史事件。我们也越来越自觉的意识到--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活生生的人构成。那么,我们的集体历史和个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如何让历史能够开口说真实的故事?个人史的记录会给社会史带来什么?小人物的命运如何折射出大时代的隐喻?曾忘记过历史的我们应该再做些什么?

  《史记》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欢迎走进本期“视线”,和郭于华教授一起倾听底层,探讨社会记忆与普通人的历史。


  “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

  凤凰网文化:大家好!欢迎来雨枫书馆参加新知沙龙之新知女新的第三期活动,在此首先要感谢凤凰网的文化“视线”栏目的支持。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请到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郭于华教授为我们讲关于社会记忆与人的历史。郭老师是今天中国知识界,特别是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界非常重要的一位学者。当然,大家恐怕已经对郭老师已经很熟悉了,如果不是很熟悉的同学,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郭老师刚刚出了一部《倾听底层》,是她从1997年到2007年左右的一系列关于与社会底层和苦难有关的一系列文章的合集,非常重要的一本书,也算凝结郭老师很多研究的精华,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

  一般来说,请社会学家来做讲座没有什么好事,一定是这个社会有一些问题的时候才会请社会学家来跟大家交流,孙立平老师有一本书叫《守卫底线》,非常好的概括了社会学家在一个社会中的角色,起到了一个对于社会底线的一个观察和反思的作用。社会学家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郭老师恐怕是在这个方面是我们典范式的一个学者,她不仅有很多关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学术性研究,而且也有大量的实评,关于当今社会很多问题的观察和批评。

  因为我也是学历史社会学出身的,我2002年进到学校的时候就读郭老师的文章,是关于社会记忆的,关于受苦等等一些问题。今天我想郭老师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关于苦难,关于记忆方面的话题,在这之前您先讲讲这部书。

  郭于华:谢谢大家,周末放弃休息时间来这里做一个交流和讨论。今天我们谈的这个题目是“社会记忆与普通人的历史”。标题上说的是人的历史,如果我们不仔细想的话,觉得什么历史不是人的历史?实际上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可以看一下以往的历史,或者现在历史的存在状态,或者说主流历史的存在状态,我觉得不是人的历史,尤其不是普通人的历史,而是大官的历史,或者说重要人物,是精英人物,是那种英雄的历史,可以是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等等,我们为什么强调人的历史?在所谓大的历史中,在主流的历史中,人是看不见的,人是被视而不见的,尤其是普通人在这样一个历史中是完全销声匿迹的,他们可能会以数字的方式存在。比如说某年某月某日进行了什么样的战争,这个战争死了多少人,大家今天也在热烈的争论60年代的中国大饥荒究竟死了多少人,这个人,也是作为数字。当然,这样的数字也很重要,我们有时候也看不到,人经常是以数字的方式呈现,他们没有面目,没有形象,也没有声音,所以我们今天强调另外一种历史的存在状态的时候,我们把人放在一个特别突出的位置。

  我们今天有这样几个具体的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关于记忆与忘却,这个话题可能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每每要遇到过。我们常常说社会记忆是一个民族的良知,没有记忆,一个对过去无论是经验教训,无论是成功的,还是苦难的东西,把它都忘掉的话,这样的民族用今天的话说是很“悲催”的,也很可耻。

  烈士的历史为何被遗忘?

  郭于华:大家都知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和丰厚的文明史,我们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这一点无可否认。但是,我们同时又是最健忘的民族,我们可以想一想60年前的历史,刚才主持人也说到了,很多年一直在关注农民的口述历史,农民的口述历史一般是从土改前开始做的,因为能讲述的历史,再早的话人都不在了,所以一般从那个时候开始。但是我们想一想,60年前的历史,今天很多都不了解,尤其是这样一些普通人的历史。

  我们不说那么远,我们说50年的历史,反右斗争是怎么回事?实际上也有很多东西都不清楚了,都发生扭曲了,或者被以往了。再说得近一点,40年前的历史,文化大革命,今天的人们怎么样看待文革?怎么样评价它?有很多东西都没有真正的进行彻底的去了解,彻底的反思。以至于很多人说要回到文革那个时候,而且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迹象,回到文革那个时候的迹象,或者是对文革的一些美化。

  中国人是很骄傲于自己民族有久远的历史,但是却又最拿历史不当回事,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没有人否认,说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候都说中国人民是既勤劳又勇敢,既聪明又智慧,难道独独我们就健忘吗?我们就是一个记性差,忘性大的民族吗?不是。我们健忘的原因是因为有人让我们健忘,我们记不住的原因是有人不让我们记住,我们下面可以看一些具体的案例。

  这是前几年不同的时候官方媒体都有不同的报道,有这么几个事例,当时我看到以后有非常大的震动,我觉得是一种很难以言表的心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凤凰网 2011年12月15日 10:3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
下一条: ·刘宗迪:《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相关链接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邓婧怡]“非遗”视域下鄂尔多斯传统舞蹈的历史记忆与身体实践·[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
·[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
·[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张成福]历史记忆、文化资本与国家级非遗·[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
·[李丽楠]地景传递社会记忆的机制研究·[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邢莉]当代乡土社会神圣空间历史记忆的重构与族群关系的再生产·[黄彩文 于霄]地方节日的历史记忆与仪式表征
·[刘薇]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毕艳君]青海多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历史记忆 ·[蒋帅]地名叙事的去污名化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